学者无疆 一片丹心为报国.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者无疆 一片丹心为报国.doc

学者无疆 一片丹心为报国 ——中央财经大学姜维壮教授 他出身寒微,多经磨难,始终怀揣着发奋学习的信念; 他年少远游,求学异国,一直把报效祖国作为奋斗的动力; 他几十年教书育人,桃李天下,赢得无数青年学子的敬重和爱戴; 他献身科研,著作累累,为中国的财政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姜维壮教授,一位辛勤耕耘、老有所为的学术大师,一位被学界公认为文品和人品堪称楷模的专家。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姜维壮教授1923年出生于山东黄县一个贫寒农户家庭。他幼年辍学,外出学徒。国家的苦难,家庭的不幸,使得年幼的姜教授早早地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锻炼了他百折不挠的生活态度和面对艰辛坎坷的坚韧。苦难并没有熄灭他求学的渴望,反而更加激励着他发愤图强,白天干活,晚上偷偷看书,不管多苦多累都不间断。1946年,他在半工半读的基础上考入北京华北文法学院经济系,终于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教育。虽然大学的生活十分拮据,但是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却让他深感乐在其中。 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结束后,姜维壮教授通过严格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为我国第一个留苏的财政学专业研究生,进入莫斯科财政学院深造学习。入学后,姜维壮教授整天早起晚睡,泡在图书管里,在学习不习惯,生活压力大,很多留学生因精神衰弱而辍学回国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学业。几次专业考试,姜教授都以满分的成绩通过,苏联的老师对他的勤勉和聪慧十分欣赏,多次劝说他留在苏联。可是他无法忘记出发前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过的话:“咱们的国家现在还很困难,你们到苏联学习,一个研究生一年要花掉70户农民一年的收入。” “老百姓花这么多钱供我们学习,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早点学成回国,报答人民,报效祖国。”四年后,姜维壮教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苏联经济学副博士学位。 少年时期锻炼出的坚毅品质,留学海外获得的扎实学问都为姜维壮教授以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粉碎四人帮之后,姜老已接近60岁的高龄,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了财经教育事业,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任教时期,他担任过科研所所长、科研处处长、学报副主编等职务,并身兼多项社会工作。可是无论走到哪里,承担什么行政和教学管理事务及社会工作,都没有离开教学科研第一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在六十年的教研生涯中,他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讲授了财政学、外国财政、财政理论研究、比较财政管理学等等课程,像春蚕吐丝一样默默为学生、为学问奉献着,赢得了无数人的爱戴,然而姜老却从来不以老专家自居,“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短,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长”姜老经常如是说。 虽然有了很多杰出的弟子,但是与姜老接触过的人都说,他身上总是有一种普通教师的布衣本色。我想,用“温润如玉”和“润物无声”这八个字来形容他,应该再恰当不过了。 在姜老的日程表里,很难找到一天的空闲,无论工作多忙,总是要挤出时间来认真备课,辅导学生们撰写论文,给学生们看稿、改稿,为外校的自学青年寄送书刊资料、答疑解惑。这些似乎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学问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人,正是这样身为典范的恩师,才能发出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在言传身教中,姜老把这种对于科研教学的最朴实的态度深深印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有知识者可以教书,有学问者方可育人”姜老说,这“学问”二字,也许不仅仅是精深的专业知识,更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早已成为姜老奋斗钻研的动力,成为他身上最令人钦佩的精神。 老骥伏枥 献身科研 “研究好财政学,为国家财政改革作出贡献。”这是姜教授常说的一句话,这句普普通通的话,他说了几十年,也为之奋斗了几十年。 在我国财政改革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每一次重要的财政改革实践,姜维壮教授都以科研的方式为政府献计献策。国家财政每迈出可喜的一步,姜老都会马上开始下一个问题的研究。“财政改革的研究应该走在时间的前面,不能在后面拾遗补漏。”一直以来,姜老就是凭借着这种对学问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我国财政改革做着保驾护航的工作。 1985年,在审查北京市财政决算时,姜老以人民代表的身份针对教育经费增长慢、比重低的状况提出了大力压缩行政开支,尽可能增加教育经费、杜绝铺张浪费的建议,受到市政府的重视;1986年,由他发起并和其他同志们一起提出的加强市场物价管理、大力发展商业网点、压缩和合理使用财政补贴等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1990年,他针对市场疲软、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情况,结合当时人大财经委的工作,组织一部分财政学者对北京市13家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总结报告中,实事求是地指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受到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高度好评。 在姜老的生活里,没有休息日,没有退缩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