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进行诗歌鉴赏
欣赏一首优秀的诗歌 , 大致可以掌握这么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语言。诗歌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 , 都是靠语言组织材料的 , 但是诗歌自有它的特点。诗歌篇幅短小 , 语言高度精炼和含蓄 , 而且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 , 因此理解诗歌的语言 , 功夫就要花得多一些、深一些。对诗歌的一言、一词、一句乃至每个标点 , 都不能轻易放过。只有这样 , 才能较深地理解诗歌的意象。比如 , 杜甫的《登高》里有这么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诗专家萧涤非先生作过详细分析 , 他认为“十四个字里就有八九层可悲的意思:他乡作客 , 一可悲;经常作客 , 二可悲;万里作 客 , 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 , 四可悲;当此重九佳节 , 没有任何饮酒乐事 , 只是去登台 , 五可悲;亲朋凋谢 , 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 , 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 , 八可悲;光阴可贵 , 而人生短暂 , 如今年过半百 , 只落得这般光景 , 九可悲。”这是萧涤非先生的理解 , 读诗读到这样 ,我看可以算是读到骨子里去了。它不仅使我们懂得了其中的八九层意思 , 而且能使我们看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形象:有一个年老体弱的诗人 , 步履艰难地登上了高处 , 在肃杀而壮阔 的秋景中百感交集 , 遣发愁怀。欣赏者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 , 就应该算是理解到这首诗歌的要领了。不过 , 这里还要说明两点:一点是 , 读者可以根据诗歌的语言展开想象和联想 , 但它要受作品的制约 , 不能牛头不对马嘴地随意想象或凭空杜撰。第二 , 一首诗并不是句句都有形象。有些诗句孤立起来看 , 形象性并不强 , 需要放到全诗完整的形象中去理解 , 不能句句索求形象。
在研究诗歌语言方面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 那就是它的音乐美和节奏感。诗歌中有许多对偶句和排比句 , 又大量使用联绵字 , 而且组合词汇时 , 音节的长短、轻重、缓急 都比较讲究 , 因而造成一种抑扬顿挫的内在旋律 , 读起来和谐流畅 , 有一种匀称的美感。郭小川曾经说过:“音乐性是诗的形式的主要特征。”郭沫若也说:“ 节奏之于诗 , 是它的外形 , 也是它的生命。”所以我们欣赏诗歌时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
欣赏诗歌要把握的第二个环节是诗歌的形象和意境。欣赏诗歌从语言入手以后 , 还必须从艺术整体的角度把握作品的整体形象 , 进而领会作品的意境和主题。
要把握一首诗的整体形象 , 首先要明了这首诗的品种类型。诗歌的品种类型 , 就性质讲 , 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 类。抒情诗是诗人“情绪的直写” , 它特别精细地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 , 因而其中往往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个形象 , 可以是诗人自己 , 也可以不是。叙事诗则是诗人用诗的形式 ,“歌唱一个故事”, 一般有人物、有故事情节 , 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 人物性格的变化 , 都有生动的描述。弄清楚了诗的品种类型后 , 把握诗的整体形象也就方便得多了。对叙事诗要抓住作品的情节 , 因为情节是叙事诗的结构所要突出的部分。对抒情诗则要把握诗人的感情起伏变化。在把握了诗的品种类型的特点后 , 就要进一步去发现它的主题思想。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一首诗的灵魂 , 诗歌中的整体形象就是它的具体表现 , 它的化身。因此发现了它 ,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 就是获得了诗歌的整体形象。要发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 主要应当从这首诗的本身出发 ,向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世界去寻觅。当你在形象世界中寻觅主题和意境时 , 请注意把握意境的核心 , 就是从整个艺术画面中找出一个中 心来。这样的中心 , 一般来说 , 就是诗人感情最高点的所 在。它表现在一首诗中 , 往往就是那些形象性最好 , 概括力 . 最强 , 最足以展开境界的诗句。比如杜甫的《蜀相》 , 它的 意境的核心就是诗中的第五、第六句 :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写诗人杜甫游览武侯祠的所感所思 , 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业绩 , 写出了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他的赞叹怀念心情 , 寄寓了诗人希望能有诸葛亮再世 , 以使国家振兴的愿望。又比如当代青年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是赞美爱情的作品 , 它塑造的爱情形象 , 体现了作者的爱情观 : 独立、平 等、互相依存而又互相扶持 , 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 , 又珍视自身的生存价值。其意境的核心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两句。
欣赏诗歌的第三个环节是分析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从古典诗歌、民歌和新诗综合考察 , 比较常见的有赋、比、兴、联想、夸张、排比、重迭、蝉联等等。这些还可以细分 , 如比的手法 , 又可以分为象征的和人格化的各种方式。这些手法在一首诗中往往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