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doc

宁波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doc

宁波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 数据库标准 (讨论稿)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 2012年07月13日 目 录 1. 基本业务 3 1.1 业务概述 3 1.2 规范标准 3 1.3 宗地编号规则 3 2. 数据成果组织和格式要求 4 2.1. 成果目录结构 4 2.2. 交换格式 6 3. 数据结构标准 7 3.1. 基本要素(表1) 7 3.2. 测量控制点(CLKZD,表2) 8 3.3. 宗地(ZD,表3) 9 3.4. 界址线(JZX,表4) 9 3.5. 界址点(JZD,表5) 10 3.6. 行政区(XZQ,表6) 11 3.7. 行政区界线(XZQJX,表7) 11 3.8. 地籍区(DJQ,表8) 11 3.9. 地籍子区(DJZQ,表9) 12 3.10. 零星宗地(LXZD,表10) 12 3.11. 宗地界址点扩展属性表(ZD_JZD,表11) 13 3.12. 宗地权利人扩展属性表(ZD_QLR,表12) 13 3.13. 宗地权属来源证明扩展属性表(ZD_QSLYZM,表13) 15 3.14. 宗地申请登记扩展属性表(ZD_SQDJ,表14) 16 3.15. 宗地权属审批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ZD_QSSP,表15) 16 3.16. 宗地权属调查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ZD_QSDC,表16) 17 3.17. 宗地注册登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ZD_ZCDJ,表17) 18 3.18. 现状基础数据 18 4. 数据基本要求 22 4.1. 空间数据要求 22 4.2. 属性数据要求 23 5. 附录 24 5.1. 界线类型代码(表50) 24 5.2. 界线性质代码(表51) 24 5.3. 权属性质代码(表52) 24 5.4. 土地使用权类型代码(表53) 25 5.5. 证件类型代码表(表54) 25 5.6. 界址线类别代码(表55) 25 5.7. 界址线位置代码(表56) 26 5.8. 界标类型代码(表57) 26 5.9. 界址点类型代码(表58) 26 5.10. 控制点类型代码(见表59) 26 5.11. 标石类型代码(见表60) 27 5.12. 标识类型代码(见表61) 27 基本业务 业务概述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是指县级人民政府对村农民集体所有和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及乡(镇) 农民集体所有和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及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 宗地:是指一块在空间位置上连续的、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空间区域。凡属于同一权属单位,但 在空间上不连续的土地应设定为二块不同地号的宗地。如属于本村的土地,若被飞入宗地隔开的土地应设为二宗土地。 本村宗地:凡在行政村范围内属于本村村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均属于本村宗地。 飞入宗地:凡非本村的集体土地均属于飞入宗地。 国有宗地:除国有河流、道路外的特定国有地(有独立法人的,如农场),设定为国有宗地(也 以不独立划宗)。 对飞入的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单独划分宗地 对有争议的土地或一进难以确定权属的土地,不划入任何宗地,待争议处理后,再行划入相关宗 地或单独划宗。 对宗地所包含各地类情况和面积目前只调查不发证, 对于国有地和争议地也是只调查不发证。 宗地可以划分为点、线、面状要素。目前只考虑点、面状宗地,如:零星地物宗地(点)和一般宗地(面),暂不考虑线状。 规范标准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2012浙江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细则》; 宗地编号规则 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Ⅹ 编码方法 1)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2)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位,。 。 5)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赋码规则 1)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 化而调整。 2)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子区编号用“000”表示,在此情况下地籍区也代表地籍子区。 3)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利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 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代码不再使用。 4)新增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5)国有宗也必须有宗地号。 数据成果组织和格式要求 成果目录结构 1、整个目录的组织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存放文件,否则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检查;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