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实施细则.doc

附件一: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实施细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一: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实施细则.doc

附件一:测绘实践创新能力大赛实施细则 一、执行规范 比赛包括项内容:四等水准测量执行规范: 1二、参赛使用仪器 水准测量: 所用仪器由参赛队自带。cm×20cm瓷砖,可用铅笔或签字笔标记点位。由组委会提供。 三、比赛场地及范围 地点四等水准测量约km的闭合水准路线个点组成四、竞赛内容 水准测量: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路线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在水准路线上经过3个指定水准点并测出其高程,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细则。: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具体技术要求及评分标准见细则。五、实施细则与评分标准 ()四等水准测量比赛比赛实施细则 1.测量要求 参赛小组(每组4人)独立完成指定的闭合四等水准路线测量; 要求在闭合水准路线上经过3个指定水准点并高程;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规范规定四等水准直读距离),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薄中; 。 .比赛要求 各组独立观测一条水准路线,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事先确定,各组现场抽签确定点组。 计时裁判计时,各评委现场观察测量过程。 水准测量各组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测量员、记录员轮换,。 计算表格由组委会提供 计时方法:裁判宣布开始,计时开始,到仪器装箱、上交成果计时结束。比赛时定 3.技术要求 观测按相应测量标准的要求执行。 仪器的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不需装箱。 记簿应记录完整,符合规定,并标明参赛组号。 记录和计算按规范执行。计算表中应注明高差闭合差和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各小组独立作业,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 表: 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项目 等级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任一测站前后视累积差m 黑红面读数之差m m 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 m 附合路线闭合差m m 四等 ≤100 ≤5.0 ≤10.0 ≤3.0 ≤5.0 ≤ 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4.评分标准 各实践技能项目比赛,以参赛队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观测质量评定成绩,其中速度占0%,成果质量占0%。 时间:满分成绩为0分,以完成时间为准(以分钟计)计分。 计算方法:设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所有参赛组中最先完成的时间为,最晚完成的时间为,各组成绩(时间计为)按下列公式计算: 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观测质量 满分为40分成果全部附合限差和无违反规定者排名居前。 外业观测要求: a.每一测站限差及计算考核满分16分,以技术要求中所列项目为考核对象,符合规范规定限差为合格,每超限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b.记录规范性(占15分):考核项目有:记录工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等。若某项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c.每一测段测站数为偶数满分9分,违反一段扣3分,扣完为止。 3计算成果:满分20分。 a. 水准路线闭合差10分,若闭合差超限若闭合差超限,分。 b.路线待定水准点的高程平差计算分,计算错误,则该项不得分。(二)测量比赛实施细则 1.测量要求参赛小组(每组4人)独立完成的; 要求3个.比赛要求 各组独立起始点点 计时裁判计时,各评委现场观察测量过程 测量员、记录员可以轮换,也可以不换 放样数据计算可由一人执笔,使用无编程计算器在试卷上现场计算,不得使用其它纸张计算后转抄; 计时方法:裁判宣布开始,计时开始,到仪器装箱、上交成果计时结束。 .技术要求 观测按相应测量标准的要求执行 仪器的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装箱 记簿应记录完整并标明参赛组号 各小组独立作业,不妨碍或阻挡其他小组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m y /m 边长D /m 方位角α / °′″ 高程H /m 1 A 100.100 100.123 2 B 200.123 200.456 表4:设计点坐标 № 点 名 x /m y /m 边长 /m 方位角 / °′″ 水平角 °′″ 1 P1 120.000 100.000 2 P2 125.000 115.000 3 P3 145.000 105.000 1 P1 放样数据计算: 放样略图绘制: 表5: 角度检核记录计算表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度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设计角值 ° ′ ″ 较差 ″ 备注 左 右 左 右 左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