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针浅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pdfVIP

多针浅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报道与体会 处方:肾、膀胱、三焦、皮质下。 配穴:肺、脾、腹、腰骶椎。 治法:双耳取穴,毫针刺虚证中等刺激。实证强刺激,留针5一lO分钟,或耳穴贴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1月内未复发。 显效l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 无效:症状无缓解。 3.2治疗结果 12例中治愈10例,占83%,显效2例,占1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4体会 <内经)日:“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生矣。”尿潴留病因膀胱气化失司,三焦水道不 利,或妇女孕产后伤肾,肾气不足致开合不利而成尿潴留。知其脏腑经络,辨病取穴,取肾俞、三焦俞、 膀胱俞调理本经之气而利尿,关元温肾行水利尿,阴陵泉、足三里扶脾行水利尿,合诸穴配合之功,培 补肾气,达到通调水道的效果,尿潴留之症则迎刃而解。 多针浅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 田博文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11)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属常见、多发病,由于病变位置及治疗上等多方面的原因,常形成 顽固性面瘫,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多针 浅刺配合远端取穴治疗顽固性面瘫,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l临床资料 所有43例病例均经神经科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3 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伴患侧味觉减退者23例,伴患侧耳鸣、听力减退者28 例,伴患侧面部麻木者35例;43例患者中,第1次面瘫25例,第2次面瘫13例,第3次面瘫5例。所 有病例均曾在外院或诊所采用针灸、透刺、电针、梅花针、穴位注射、按摩、火罐、药物等综合治疗而效 果不明显。 2治疗方法 2.1取穴 面部穴位:地仓、颊车、太阳、阳白、下关、风池、翳风、禾髂、水沟、承浆、燕IEI(口角外方,皮肤与粘 膜移行部,经外奇穴)、散笑(鼻唇沟中点,经外奇穴); 头部穴位:百会、悬颅、率谷、头维、本神、头临泣、曲差、五处、承光; 四肢穴位:合谷、外关、足三里、跗阳、阳交、太冲。 2.2方法 面部穴位用30号0.5寸毫针浅刺,不要求针感。头部穴位用30号l寸毫针针刺,四肢穴位用30 ·-—-243·—一 临床报道与体会 号2寸毫针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务求得气,直至出现循经感传。健、患侧交替针刺,每日一次,每 治疗5次休息2天,lo次为一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和阳性体征完全消失,面肌功能正常,左右对称。 显效:症状和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复,患侧外观动静态与健侧基本相同。 有效:症状和阳性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无效:经四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和阳性体征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16.3%;总有效率为83.7%。 4讨论 (1)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面瘫患者的患侧头部也相应出现麻木不适和明显痛点。当针剌头部 相应痛点时,往往可以促进面部表情恢复,而这些敏感点常是面神经颞支所经处。因此,笔者认为,患 侧面部和头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用头部穴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头为诸阳之会”,故在 选穴上仍以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阳经为主。 (2)经络是人体脏腑气血运行的通路,经为直行的主干,循行于人体的深部,而络则是指浅行于体 表的网络。中医认为:“初病在经.久病人络”。临床上在面瘫的中后期治疗中,常采用局部透刺、放血 等强刺激手法,效果往往不理想。应该认识到,当经过长期治疗之后,特别是老年患者,正气已伤,邪 气亦衰,病邪因之流溢于体表的络脉,此时局部应用多针浅刺之法以疏通经络,调整散乱的经气。同时 配合远端经穴的循经感传,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如此时求愈心切,仍然各种方法并用,其结果适得 其反,甚至还会留下面肌痉挛、萎缩等后遗症。 (3)分布于面部的经络主要有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阳跷脉,分布于耳后的经络主要 有手足少阳经、阳跷脉、阳维脉,故在远端取穴时选取了合谷(手阳明经)、外关(手少阳经,通阳维)、足 三里(足阳明经)、跗阳(足太阳经,阳跷脉郄穴)、阳交(足少阳经,阳维脉郄穴)、太冲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