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观摩学习中反思,在观察对比中践行.doc
在观摩学习中反思,在观察对比中践行
——参加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
2015年7日,常州实小一行五人在杨文娟校长的带领下,远道赴北京参加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本次会议由人民教育编辑部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历时8日、9日两整天。去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基础教育成果进行了国家级的评奖,推出了一批引领时代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本次是首届成果奖的推广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中小学校长、教研员、教师、基础教育的管理者参加这次会议。本次推广会从几百项教学成果中遴选出7项在大会上作了展示,并由专家进行点评。会议首先深度分享了清华附小的成果——“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另外还分享了“以爱育爱”教学实践体系(北京实验二小)、“童蒙养正,立德树人”小学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化探索(宁波镇安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南京教研室)、学科教学创意化转型的探索——以儿童动漫为媒介(杭州白马湖学校)等获奖成果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主会场设在清华大学的百年礼堂,有多位名家名师与会,解析小学教改的未来方面:清华大家谢维和副校长、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北京大家温儒敏教授、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等作了点评发言;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5月8日上午隆重的开幕式后,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就附小的一等奖成果《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为核心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既有上位的理论框架,又有扎实的实践过程、合理的实施策略、科学的实施方法,以及丰硕的研究成果。听窦校长的报告,不仅能清晰了解“主题教学”这项成果让人受益匪浅,还处处能感受到附小先进的办学理念、大胆的教学改革,以及作为校长的强大的个人魅力。
5月8日下午,清华附小呈现了6节研究课(2节语文、2节数学、2节美术),全面展示“主题教学”理念下语文、数学、艺术课堂的样态。清华附小量具影响力教师王玲湘、王丽星、聂炎分别执教了《关注就是改变》、《懂数学的蝉》和《文字. 传达》,并进行了专题发言。
这些研究课无不体现着“主题教学”核心理念引领下的整合思维及“儿童站在正中央”的育人思想。语文主题教学的“三个一”(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要求,也辐射到其他学科,比如美术的两节课,充分体现的整合思维,文字与审美的结合,文字的内容、形态与美术创作的结合,让学生自由想像、自由表达,这个表达不仅用画笔,还用语言甚至思想。
给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些课不再单纯界限在语文课、数学课或美术课上,都是“学生需要的课”——从学习者的角度、从教学的内涵上真正实现了学科间的融合。这种融合首先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执教者不再在乎学科的外在形式,而转为关注学生内在的发展需求,在过程方法、问题发现解决的能力上来设计教学,不再受教材文本的束缚,不再为几个知识点谨小慎微——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创生的课堂,也是教师充分发挥的课堂。清华附小的这种办学理念,不仅培养了一群乐学自信的孩子,也发展了一批好学、睿智的教师。
(王玲湘:关注就是改变)
( 聂炎:文字.传达)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清华附小最有发展潜力教师所出的书,本次会议我们免费领到4本,我约略读了下美术老师聂炎的《回到童画》——都是精巧的小品文,文字凝练富有个性。老师的文,学生的画,文字的率性与童画的率真相得益彰,读来令人轻松愉快。
再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清华附小那处处透着积淀与自信的校园,每一块能贴东西的空间都贴着或画着学生的作品。看这是一年级教室:
(室外一角)
(某要柱子上)
(低年级图书室旁边的一个楼梯间)
(室内一角,还有老师的办公桌)
第一天下午活动结束时大概已是五点多了,我发现一年级还有两个班教室中有孩子,这是(下图)其中一个班,大约有十三四个孩子,三三二二在做类似建模的拼搭,有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我走入教室询问,年轻老师很热情地向我介绍,说是这些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这相当于是课外的学生社团,每个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报一到二个这样的班。老师可以根据所上内容及学生的需求,选择每周上一到二次课。老师说一开始时要教小朋友一些拼搭的技能,以后更多的时间都是由小朋友自由发挥。这就是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众多X中的一个。
这两天的展示,清华附小向我们每一个参观者诠释着什么是“人的潜能”,什么是“人的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否会发生,取决于“是否有想改变的决心、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
这样的观察与比较,让我感叹: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有许多的可能性也在等着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