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五章 新诗(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五章 新诗(二).ppt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十五章 新诗(二) 中国现代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里,开创了新诗的传统,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形成了各种流派;在其后期出现的蒋光慈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歌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显示了诗的“大众化”(非诗化)与“贵族化”(纯诗化)两种不同发展趋向。 30年代的新诗,即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以殷夫为先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和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两大派别相互竞争的局面。 三十年代诗歌发展的多元格局: 1、左翼革命诗歌 2、现实主义诗歌 3、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讲 左翼革命诗歌 (一)殷夫 1、殷夫 :1910-1931,原名徐伯庭,浙江象山人。诗人,革命家,“左翼五烈士”之一。 2、红色鼓动诗 A、在血与火的阶级交战中,塑造无产阶级伟大形象 B、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直抒胸臆,情绪激越,节奏急促--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形象 (二)中国诗歌会诗人 中国诗歌会:1932年成立,“左联”领导下的革命诗歌社团,主要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刊物《新诗歌》。创作纲领:“捉住现实”,“大众歌调”。 中国诗歌会一开始即要求诗歌自觉的表现大时代阶级斗争的“暴风骤雨”,而不是趋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要求诗歌缩短,而不是拉大与大众的距离。 1、创作特点 A、及时迅速的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 B、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加强了诗的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强调“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 C、在艺术表现上,大都采取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在诗歌形式上,提出了“歌谣化”的主张。 2、蒲风:1911-1942,原名黄日华,广东梅县人。中国诗歌会代表诗人。 A、“农村前奏曲”:《茫茫夜》 B、“国防诗歌”:《我迎着风狂和雨暴》 第二讲 现实主义诗歌 (一)臧克家 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受到新月派的很大影响,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却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在坚持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点上他与中国诗歌会有相通之处。 1、农民诗人 A、关注农民苦难人生(例《老马》) B、现实主义诗风 2、苦吟诗人(例《难民》) A、精雕细琢,刻绘生活 B、含蓄凝重,新奇传神 [例]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选自《烙印》,开明书店一九三四年三月初版 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暗示着旧中国农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在这种命运面前,老马逆来顺受,企望“死里逃生”,诗文中洋溢的,是农民“坚忍主义”的生活态度。 3、救亡诗人 A、讴歌抗敌将士,呼唤民族新生:《从军行》、《泥土的歌》等。 B、诗风由含蓄凝练变为热情奔放。 4、讽刺诗人 A、讽刺国民党统治下的“ 残酷的真实 ” 诗集:《 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 B、激愤的情感,尖利的锋芒,雅俗共赏的形式。 (二)田间 原名童天鉴。中学时代开始新诗创作。1934年加入“左联”。193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末明集》。1938年到延安,致力于街头诗运动,出版叙事长诗《赶车传》。 1、时代的鼓手:受裴多菲、涅克拉索夫、马雅可夫斯基等诗风的影响(例《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A、战斗的鼓点--政治鼓动性 B、鼓点式形式--意象密集,诗行简短,旋律急促,情绪跳动 2、《给战斗者》 A、意蕴:民族沉重的灾难,深沉的爱国精神,反抗侵略者的号角。 B、艺术:简短、跳跃的句式,紧张急骤的节奏,闪电般的感情冲击。 第三讲 后期新月派及现代诗派创作 (一)后期新月派 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承与发展。代表诗人:陈梦家、徐志摩,方玮德等。 1、出现向自由诗回归趋向,从初期作品的句式整齐走向形式自由的道路。 2、仍然坚持超越功利的、表现自我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 3、尤其强调抒情诗的创作,有别于同时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叙事的偏重。(例《再别康桥》,徐志摩) 4、对诗的形式进行试验,转借与创作“十四行诗”(商籁体) [例]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