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时 期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书 记 的 优 秀 代 表...docVIP

新 时 期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书 记 的 优 秀 代 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 时 期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书 记 的 优 秀 代 表...doc

附件: 新 时 期 农 村 基 层 党 组 织 书 记 的 优 秀 代 表 ——记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党总支书记王坤友同志 他喜欢笑,黑红的脸膛仿佛永远迎着阳光,笑容满面地望着朝夕相处的乡亲们。他爱说话,村里的事儿一桩桩如数家珍,每次说到激动处甚至有点口吃。他是一个肝癌晚期病人,时刻在和死神“拔河”,依然时时挂念着村里的人和事。 他就是老百姓眼里一头耕耘不息的“老黄牛”——王坤友。 王坤友,男,1948年11月生,安徽无为人,1971年4月入党。1965年10月,年仅17岁的王坤友出任无为县新安村团支部书记。在此后的45年时间里,他先后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乡经委主任、副乡长、泊山洞管理处主任等职,现任无为县蜀山镇新安村党总支书记。他45年如一日,扎根农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是新时期我省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优秀代表,是沈浩式的基层干部,是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2010年6月,巢湖市委授予他“全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光荣称号。 “听从组织安排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天职” 45年间,王坤友岗位和职务多次变动,但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始终不变。他用一次次不计得失的抉择,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承诺。 1992年冬天,无为县蜀山镇泊山,采石工人放炮时意外发现地下一个天然溶洞,镇政府研究后决定开发泊山洞。然而面对泊山洞管理处主任这个职务,却没人愿意去领衔,就在镇领导犯难的时候,他们想到了王坤友。镇党委负责人在找王坤友谈话的时候很矛盾,因为1991年已经当上副乡长的王坤友,在机构改革中被解聘,重新回到村支书的岗位上,这时候让他去管理一个一片荒凉的山洞,他能接受么?王坤友用行动回答了所有人的疑问。在负责人找他谈话的第二天,他就在泊山洞洞口搭起工棚住了进去。 2001年,53岁的王坤友在管委会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已是8年,似乎应该是坐享奋斗成果的时候了。然而此时,镇党委又找到王坤友,让他到建成村去当村支书。说到建成村,王坤友再熟悉不过,村里情况复杂他一清二楚。然而,2001年正月十五,在朋友和家人的反对声中,王坤友背起铺盖来到了建成村,当起了这个兼主任、民兵营长于一身的“光杆村支书”。 就在建成村一切都步入正轨的时候,王坤友又面临一个新的选择。2003年,他老家所在地新安村村务工作出现极大困难,镇党委希望他能再接下这个摊子。这时,已经有人送给王坤友一个外号叫“救火队长”。在组织谈话之后,他二话没说,背上铺盖又来到了新安村,至今一干又是8年。 三次工作调整,“当的官一次比一次小”,接到的任务却一次比一次重,但他从无怨言,从不计较,他总是说:“听从组织安排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天职。” “老百姓的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 王坤友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2001年,面对145亩的抛荒地,刚刚来到建成村的王坤友很揪心,地是农民的心头肉,荒了多可惜。“王书记就把田间的‘老鸭棚’当指挥部,带领村民们整治抛荒田,起早贪黑干了两个多月,终于把荒地都种上了庄稼。”说起王坤友当年的好,建成村村委会主任伍秀忠记忆犹新。 抛荒地解决了,还要完善道路和沟渠管网,实现田成块、路成网、水贯通。王坤友又带着大伙儿边向上级争取各种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边修路造渠,先后在村子里挖了8口当家塘,困扰建成村多年的吃水、灌溉等难题,王坤友当年就都解决了。 “当时建成村小学前面一条路不好走,学生上学很不方便,王书记知道之后很快就把路修通了。”建成村村民张业银说,“王书记就是个为群众干实事的人,村里群众找他办事,他都全力以赴,从不含糊。” 现任新安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文生是王坤友多年的搭档,他说,王坤友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2003年一来到新安村,就想方设法引进了自来水厂,村民们再也不用到河里挑水喝了。村里的老人高兴得直拍巴掌:“我们这个年纪还能用上自来水,真是没想到。” 2006年,新安村村民程克俭夫妇因故去世,留下了一双子女。“乖乖,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爷爷。”王坤友主动为孩子们申请了低保,还到学校为孩子们争取减免了学费,孩子的衣服、被子他都给“包了”,每到逢年过节都要先去看看孩子们才行。新安村村主任张君长说,今年5月30日,就在王坤友第5次去上海化疗的晚上,他还打来电话,叮嘱说马上就是儿童节了,一定要代他去看看孩子们。 2007年,新安村一位村民得了肺癌,看病花掉了13万元。王坤友知道后,主动帮这户村民通过新农合报销了6万多元,又从自己的收入里拿出500元,给村民送去,村民家属感动得流下眼泪。村民李文生说,或许有人觉得500元不算什么,可王坤友平时出去办事,连3块钱的大巴车也舍不得坐,都是走路回来。 2008年初,暴雪成灾。王坤友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去看望五保老人。毕竟年岁不饶人,他走走停停,停停再走。同行的村干部卢萍忍不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