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的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代的意义 虽然官方还羞羞答答,但四代已经明确无误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了。这些天来,成飞的爬墙党、卧草党们顶着南国和煦的冬日阳光,背负着难耐的饥渴和激动,向涕泗横流的全国军迷们献上了一张又一张四代的靓相。当然四代不只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事情,四代的意义重大。 新中国一建立,就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现代航空工业,开始追赶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的苦旅。然而,50-60年代的中国航空没有脱离组装的水平,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强-5是中国航空试图独立的一个可贵尝试,歼-8的艰难历程则凸现了工业、科研基础缺失的严重限制。独立发展航空的动力在国际合作的催化剂作用下,中国航空一直坚持不懈,歼-10经历了18年的雕琢,终于写就了中国航空的出师表。通过这一努力,中国航空打造了一个精干的团队,组建了一个完整的科研和支援体系。对军工体系的认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日本不惜工本,用天价养起一个军工体系。韩国在经济发达后,也试图建立独立完整的军工体系。台湾在小蒋时代也试过,印度从拉吉夫甘地时代就在试,一直试到现在,还将继续试下去。据说台湾有人对四代有这样的评论:“这就是不同的做法,有钱有胆的直接上如老共;缺钱缺胆但技术够的就搞实验机如日本心神;缺钱缺技术有胆的就像南韩打嘴炮KF-X,然后期待大家加入让嘴炮变真炮;钱与技术与胆识都缺的就像台湾......”这倒是事实。日本、韩国、台湾、印度都是先有这个那个,最后才是有胆;中国是先有胆,然后才有这个那个。这就是不同!有了这个不同,体系的意义就不一样,眼界、手笔都不一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歼-10在追赶的目标是西方在70年代开始研制、80年代开始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问世的时候,以隐身、超巡、超机动为特征的第四代战斗机已经在西方投入使用,歼-10尽管和现役西方主力战斗机依然可以相提并论,但落后于西方航空技术的前沿,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中国起步晚,基础弱,追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落后不是对中国航空的谴责,而是在肯定进步的同时,认识差距。这个差距在中国四代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弥补,尽管四代的真实技术高度现在还有太多的关键细节处于保密之中,难以直接比较。四代是第一种中国可以正视世界而宣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斗机。诚然,F-22的技术验证机YF-22在1990年就首飞了,但F-22至今依然代表着西方战斗机的最高水平,在可预见的将来依然如此。无人战斗机是未来战术航空的一个重要动向,但无人机不可能取代有人战斗机,这是由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差别决定的。何况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歼-10用了18年才终成正果。四代的研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歼-10从首飞到装备用了8年,四代还没有开始首飞,最终装备的时间现在还不知道。空军副司令何为荣说2017-2019年间,如果2011年开始试飞,这个时间比歼-10快了一点,但考虑到技术积累的增加,这个时间还是可能的。西方经常用YF-22首飞到F-22装备用了15年时间为例,声称中国四代需要至少2025年才能装备。这个比较不合理。YF-22在1990年首飞,这正是苏联解体、冷战红利的年代,苏联威胁突然消失,第三代战斗机的寿命“自然延长”了很多年,第四代战斗机(现在西方也追随俄罗斯,改称第五代,但中国仍称第四代,为了避免混淆,这里沿用西方旧标)的迫切性极大地降低,另外,美国在冷战年代放松了民用技术的研发,使欧洲和日本在很多重要经济领域得以领先,美国开始经济和科技转型,所以F-22的研发放慢,装备更是放慢。如果美国继续冷战时代的高速军备研制节奏,F-22本可以早得多装备的,按计划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装备也不奇怪。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中国并不处在军备竞赛中,歼-10、歼-11使中国的空中压力有所降低,但F-22部署在太平洋和F-35的即将部署,使中国只有及早部署四代才能根本缓解空中压力。歼-10的研制经验在客观上打下了更进一步的技术基础,四代使中国航空站在了世界航空先进水平的门槛上,高速增长的国内经济更是提供了可观的物质条件,中国没有理由放慢前进的脚步。 四代是重型战斗机,所以也称重四,这是为攻势制空而设计的。中国空军提出“攻势空军”的口号已经快二十年了,歼-11是第一种能使中国空军可以不光谈而且可以做攻势空军的重型战斗机。但歼-11的基本设计苏-27已经是30年的老技术了,只要有办法,中国空军不能靠歼-11再打30年的天下,这办法就是四代。四代将是中国空军的尖刀,其优秀的隐身、超巡、超机动、长航程将可以有效地将空优争夺战线向远离中国边境的方向推,配合打击预警机、加油机等节点的战术,可以有效地抵御来自美国的空中压力。但红花好要绿叶扶,四代的成本高,使用维修复杂,还需要相对低成本的战斗机辅佐。歼-10虽然基本技术不及四代,也落后于即将装备但严重落后于进度的F-35,但经过局部隐身修形的歼

文档评论(0)

82393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