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肝胆”思想在鼻渊诊疗中意义——熊大经教授治疗鼻渊经验浅谈.pdfVIP

“重肝胆”思想在鼻渊诊疗中意义——熊大经教授治疗鼻渊经验浅谈.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荣。 (十二)鼻渊:症见鼻甲色暗肥大,持续鼻塞,前额眉间或眶下颧面胀疼,窦壁增厚者, 往往夹有气滞血淤,治用疏风清热,活血化淤。方药如川芎茶调散,苍耳予散加桃仁、红花、 川芎等。或于辨证之后,用药时酌加活血之品,收效多佳。 (十三)乳蛾:风热邪毒,搏于喉核,脉络受阻,气血淤滞则蛾体红肿硬痛,治用解毒 活血汤加二花、牛蒡子、黄芩、板兰根等,以疏风清热,活血消肿。肿痛不愈,血凝化脓, 欲溃不能,或蛾面有脓点,排脓不畅者,可用仙方活命饮等,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肿 排脓。若日久不愈,或屡为邪犯,蛾体肥大不消,暗红稍硬,颌下结核,按之坚硬者,则属 气滞血淤,邪毒久留,治宜活血化淤,解毒散结,方药如活血利咽汤,会厌逐淤汤,加僵蚕、 贝母、三棱、莪术等,以化淤散结消蛾。 (十四)喉痹:慢性喉痹症见咽腔暗红,后壁侧索肥厚,帘珠突起甚则成片,咽部胀塞, 吞咽不利或干痛者,多属血淤或夹淤之证。治宜活血化淤,解毒利咽,常用方药如活血利咽 汤,会厌逐淤汤等。若淤阻不去,新血不生,咽肌萎缩,干燥结痂者,宜用桃红四物汤等, 酌加养阴之品,以养血活血,益阴化淤,生肌复萎。 (十五)梅核气:本症多由痰气而发,然亦有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痰凝血淤而致 吞咽不利,如有物梗,咯吐不出,咽之不下,时轻时重者。治用疏肝理气,行气活血,方药 如柴胡疏肝散,会厌逐淤汤,血府逐淤汤,加佛手、半夏、厚朴、绿萼梅等,以理气解郁, 化痰活淤。 (十六)喉痦:症见声嘶音哑,日久不愈,声带暗红肥厚,或生息长结,闭合不良者, 多属气血淤滞所致。治宜活血化淤,开音疗哑,方药用活血疗哑汤,会厌逐淤汤等。若声带 半侧松驰,开合无力,日久不愈者,多为气虚血淤。方用足卫和荣汤,补阳还伍汤等,以益 气活血,化淤开音。 四、结语 总之王师认为,淤血既是某些病因所致的病理产物(既淤血症),又是一种重要的致病 因素,淤血既成之后,往往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耳鼻咽喉许多疾病。因此,对 久治不愈之耳鼻咽喉疾病擅用活血化淤,或辅以活血化淤法治疗,其治则多能收效。 活血化淤法在是科的运用,当遵辨证之矩,相病之所宜而施治,且忌滥用。如是,方能 收到较好的疗效。 “重肝胆力的思想在鼻渊诊疗中的意义 一一熊大经教授治疗鼻渊经验浅谈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刘敏张大铮刘颖张勤修 熊大经教授为全国著名的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尤其在鼻科疾病的诊断、治疗 方面深得其要。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循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数十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工 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特别是对鼻渊的研究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将熊老的经 验应用与临床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临床上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 等症状,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类似于西医学的鼻窦炎症性疾病,但不完全等同。 I“重肝且B”思想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1出古代传统中医关于鼻渊的理论中提炼出“重肝胆”思想 1.2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鼻渊多以肝胆湿热为主 2.“重肝胆”思想在临床中的灵活应用 2.1治疗鼻渊应清胆泻热、芳香通窍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熊老将重肝胆的学术思维融会贯通于该病的治疗中,确立 了治疗鼻渊的首要治则:清胆泻热、芳香通窍。在临床上运用基本方(黄芩、柴胡、川芎、 白芷、枳壳、瓜萎、藿香)加减治疗,用药清灵,味少功专。黄芩能泻火,燥湿,清少阳邪 热,黄芩清热由于“寒以盛之”(苦寒直折, 以寒胜热的意思),是直折火热之本。柴胡有 疏肝解郁,退热升阳、和解少阳等功能,能使外感侵入半表半里之邪出表而解,柴胡清热由 于“苦以发之’’(发散的意思).是散火热之标。二者合用,为治少阳邪热的专剂。川芎为 血中气药有行气活血、开郁的作用,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芷祛风止痛,辛散通窍, 为 治鼻病要药。枳壳、瓜萎行气理气,藿香芳香化,以解鼻腔之壅塞。诸药合用,共奏清胆泻 熟、芳香通窍的作用。 例:患者张某某,男,51岁,2006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感冒后出现左侧鼻塞、流 浊涕半个月,伴身疲乏力,头昏头痛,口苦咽干,夜间多梦,大便困难,小便黄,舌红苔腻 微黄,脉弦滑。曾抗炎治疗一周(具体用药不详)疗效不佳。查见:双中鼻道鼻内粘膜红肿, 双下鼻甲I。肿大,左中鼻道见较多黄稠分泌物。鼻窦x片示左侧上颌窦炎。诊断:鼻渊。 证型:肝胆湿热。处方:柴胡、黄芩、川I芎、枳壳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