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斯蒂夫.乔布斯:那些苹果坚持的和颠覆的
JMP大中华总经理 严雪林
前些时间听到传闻,苹果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先生去世。果然当天晚上各大媒体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报导。上网一看,各种观点纷至沓来,比较有趣的是一些“苹果的成功,是忽悠+营销”之类的观点,令人无法置评,姑且一笑了之。
漫漫长假,无心睡眠,顺手打开电视,凌晨两点左右,一不小心转到了CCTV,在重播。央视水先生长篇开场,讨论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悼念苹果,两位令人尊敬的嘉宾,言之凿凿,铿锵有力。一位的观点大致是“苹果的成功,在于把产品变成了情人和宠物”——说的多好啊。情人和宠物,或者说,宠物般的情人,情人般的宠物,在他眼里是全人类都无法抗拒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无法拒绝的美好人生,有单位,有公车,有特供,有情人。谢谢他的实话实说。另一位的观点….对不起,我实在缺乏继续看下去的勇气,关机了――CCTV说实话了,这让我很不习惯。
为什么是苹果?
我既不是苹果迷,也不是苹果用户。迄今没有买过任何苹果的产品,实在无法评论IPHONE和IPAD以及IMAC到底好在哪里。公司有个同事,她的IPAD摆弄了个把月就扔在橱柜里了。另一个同事,永远随身携带IPHONE的充电器,据说每天都要充电。在我眼里,待机时间长,短信和电话簿空间够大且方便倒来倒去,可以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就是我的完美手机了,从来没有想过要不要试试苹果。
不过说到苹果的竞争力,也许我是在中国有点资格说些什么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了。首先我所服务的公司和苹果的渊源由来已久。JMP的全称就是John’s Mackintosh Program, John Sall先生是全球数据分析领导者SAS公司联合创始人,著名统计学家和计算学家。20多年前为了降低统计分析的门槛,John Sall先生把SAS的统计分析部分与苹果的图形能力相结合,把SAS的算法和程序迁移到苹果操作系统Mackintosh平台上,诞生了今天的桌面数据分析领导者JMP软件。JMP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成就,之初乃得益于苹果的创造。
其次,苹果不仅仅创造了卓越的操作系统和产品,苹果本身也是数据分析在创新、研发、工程等领域应用的全球先行者和倡导者。大概2003年之后,苹果开始在全球范围导入先进统计分析方法,改善产品研发、创新流程以及生产工艺和质量。 2009年,我们中国区的同事参与并主持了苹果亚太区工艺和质量工程师的数据分析培训,这是苹果全球范围导入JMP、对质量改善工作标准化的关键一步。
在苹果,我听到的一些说法令我惊讶。苹果美国的统计学家对我们的要求是,“你们的软件太强大了,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功能,可不可以给我们定制一个苹果版的JMP 瘦身版,功能砍一半,价格也砍一半?” 在JMP中国区工作的这些年,我通常听到的本土客户的说法更多是“我们有独特的文化和土壤、你们的功能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或者是“软件好还远远不够,你们要确保我们从你们的软件里获益”,更有甚者“我们是中国第一,你们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应该对我们全部免费”。
前后对照,差异显著。以苹果的市场地位和富可敌国,大可要求免费或者要求商业软件产品根据苹果“更独特的文化和土壤”而进行升级和重新开发。至于价格,随随便便一个“中”字头的公司,哪家每年的IT采购不是好几千万的一掷千金?苹果居然会“斤斤计较”于一点点软件采购费用(JMP单机版每用户价格才1万八千人民币不到)!
仅在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自身需求的理解以及成本控制与IT采购管理上,苹果就早已领先这类公司个把时代了。
工业化环境下的数据分析早已是卓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苹果很好地坚持和推广了这类科学方法。为了让统一的质量和工艺改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以高度统一的标准被迅速推广和接纳,苹果借助了JMP内置的客户化定制模板,把所有工艺环节和质量分析领域的流程按照下述逻辑标准化和自动化了:
问题定义和数据收集
数据清洗和整理
探索性数据分析
深度分析与建模
锁定影响成本、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原因,并确定改善方案
模拟与改善
反馈与持续改善
被反复分析、改善和提升的质量,大大巩固了苹果的客户满意度,更加强了苹果的定价权。前几天去黄浦江边上的世博公园散步,宝钢大舞台旁边触摸屏导游设施仍然通电,我试着点击了几下屏幕,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了。屏幕倒是挺干净,可能保洁仍在日常维护,只是可靠性很差――如果苹果IPAD用了一年以后也这副德性,苹果还能以高出竞争对手许多的价格定价么?
时至今日,国内电子消费企业仍然忙碌于讨论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今年培训了多少个黑带,做了几个改善项目,拿到了几个“国家级质量奖”,聘请了几家知名咨询公司这类事务性工作。我们的质量奖很丰富,我们的质量很贫乏。
对手眼中的苹果
2011年3月初,IPad 2发布,时任苹果CEO的史蒂夫乔布斯亲自上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