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pdfVIP

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下册) 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地 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魏方辉,裴先治,李瑞保,李佐臣,刘战庆,陈有圻,王银川,高景民,刘成军,吴树宽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研究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天水市张家川县与清水县交界的黄门川一带,其大地构造位置为北祁连造山带东 端,主要由古元古代陇山岩群中深变质岩系、志留纪葫芦河群浅变质沉积岩系和奥陶纪红土堡组变质基性火 山岩系、陈家河群变质中酸性火山岩一沉积岩系以及中酸性侵入岩类等组成(裴先治等,2004,2009;胡波 等,2005)。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印支期花岗岩类和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发育,但加里东期的岩浆活动相对来说 研究程度不够。 黄门川花岗岩体受第四系覆盖影响。仅在切割较深的沟谷底部及两侧出露,岩体南北宽6-7km,东西长 达8km左右,出露面积约55km2,围岩为奥陶系陈家河群变质中酸性火山岩,局部侵入接触关系明显。岩体 边部遭受了较弱的区域变形作用,发育片麻状构造。黄门川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浅灰色.灰色中细粒.中粗 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少量浅灰色.浅肉红色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部常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暗 色闪长质包体。岩石的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花岗闪长岩Si02含量介于68.16%69.99%之间, 川花岗岩体为准铝质,在Si02.K20图上花岗闪长岩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而闪长质包体为高钾钙碱性 上,各样品具有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组成模式,配分曲线为右倾型,LaN/YbN比值为3.66--8.66, 轻重稀土的分异较明显,表现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6Eu为0.56-,一0.74,具中等程度到弱的负异常,反 映岩浆源存在残留的斜长石或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的分离作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分布模型显 鼬..Y+Nb图解和Nb—Y图解上大多显示出具火山弧花岗岩特征,表明这类岩石是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具岩 浆混合特性的岛弧型岩浆岩类。 黄f-iN花岗岩体由于缺少年代学资料,前人多认为属于印支期花岗岩。为此我们进行了年代学研究.1j作。 l件黄门川岩体样品共测试了25颗锆石,从样品测试得到的同位索比值和年龄数据可见,锆石具有较高的 X 量变化于49.94xlO。6~168.1l10西,U含量变化于95.32x 10击一-245.02×10。6,且n、U含量呈现出较好的正相 关性,与典型岩浆锆石特征一致。所有测点的nI舢比值均0.4,且这些测点多位于明显的岩浆环带上,也 好,其206Pb尸8U加权平均年龄为(44i.7士3.4)Ma(MSWD=I.18),代表了黄f-lJil花岗岩体的结晶年龄,表 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早期。出露于张家川一带的阎家店俯冲型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 2005),三者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新街花岗质片麻岩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 特征也显示出是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岛弧型花岗岩类。这些岩体大部分侵位于古元古代陇山岩群变质基底 杂岩中,陇山岩群南侧则发育有早古生代的火山.沉积岩系,包括紧靠陇山岩群南侧产出的奥陶系陈家河群 其南侧的早.中奥陶世红土堡组洋壳型变质玄武岩系,上述地质体南侧为新厘定的志留系葫芦河群变质复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2136资助。 232 201 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下册) 石岩系。 资料显示,西秦岭与祁连造山带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秦岭向西撒开,特别是北秦岭向西延伸 可能变化为由多地体(如北秦岭地体、陇IJJ地体等分割的多个有限洋盆系统,东秦岭早古生代商丹古洋盆 在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向西延伸的天水一关子镇.武山洋盆最迟在中寒武世已打开(裴先治等,2007,2009).于 同时。由俯冲作用造成北边的次级拉张,在北部秦岭宕群变质基底以北、陇山岩群变质基底以南形成早古生 代杨家寺.红土堡一风阁岭弧后裂陷小洋盆。加里东中期(奥陶纪中晚期)该洋盆向北发生俯冲造ILI作用,形 成了以陈家河群为代表的岛弧型火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