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论李白诗歌的忧患意识.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9卷第2期 呼兰师专学报 2003年6月 Vol-。竺L——竺:竺竺竺!竺竺!竺竺 竺竺 试论李白诗歌的忧患意识 严正道·綦开云2 (1、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2002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班,四川南充637002;2、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部,150076) 摘要:李白的政治抒情诗,把个人遭遇寓于国家社会之中,对唐帝国内部各种社会危机进了深刻 地揭露和批判,并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示了自己深深的忧虑。 关键词:李白;政治抒情诗;社会危机;忧虑 (一) 切和深沉忧虑,通过它我们看到了比过去的历史 在谈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时人们往往 书中更真实、更本质的东西。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 会注意他诗歌的外在艺术表现形式,却很少重视 相比,李白显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所以反映的 他诗歌的思想内容,甚至予以贬低、嘲讽、否定,这 问题也更深刻。因而他对于自己的预见也是深信 在过去封建文人的评论中常可见到。如自居易在 不疑,“如或妄谈,吴天是殛”。历史早已证明他的 《与元九书》中说:“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 忧虑不是杞人忧天。而且一千多年后当我们再回 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苏辙则说得更透彻:“李 头审视时,他的忧虑实际上也是对整个封建社会 白诗类其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而不 走向没落的预言。 知义理之所在也!”。其实这都是他们囿于成见而 {二) 形成的一种片面看法,他们往往从“干预教化”“补 李白主要生活在唐代中期的玄宗、肃宗两朝, 察时政…‘导泄人情”等这些腐朽落后的封建伦理 这正是唐代社会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李白 观念出发来衡量别人的作品,难免会让人觉得迂 就是在这种激烈的社会动荡中成为伟大的诗人 腐可笑。事实上,李白诗歌豪放、雄奇、奔放、飘逸 的。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拥有优越的读 的浪漫主义风格只是诗人不可遏止的创作天才的 书条件。少年时期便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 外在表现,而其内在的精神支柱却是对理想的执 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 着追求和对现实的热切关注,他的政治抒情诗就 凌相如”(《赠张相镐》)。二十岁便受到文坛大手笔 是最好体现。李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处在中国封 苏瑶的赞扬,同时他又“好剑术”、“喜纵横”。在这 建社会繁荣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中国的政治、经 种环境中长大的李白,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政治 济、文化各方面都高度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 理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 进的国家之一。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各 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 种社会危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者内部 移文书》)是他一生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而这种 的矛盾都在潜滋暗长,有的已经暴露无遗,“金玉 理想和以后现实之间的矛盾,就促使诗人把个人 其外,败絮其中”,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 遭遇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思考,体现在诗歌中就 的最好写照。所以当诗人以一个卓越的时代歌手 是诗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深忧虑。李白虽有 出现时,他所面对的不是上升发展的现实,而是唐 这种远大的抱负,但他不愿由科举出仕而企图通 帝国开始走向崩溃的时期。而他的政治抒情诗就 过广泛结交和诗文投赠来培养声誉,以博取统治 是这个时期“山雨欲来风满楼”景象的天才反映。 者的重视而给以不平常的擢用。因此李白在二十 当我们把散见在李白诗歌中尤其是长安时期以后 五岁那年“仗剑去阁,辞亲远游”。此后十多年里, 诗歌中的情感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时,我们会发现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