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高二历史学练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人民版选修4).doc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内容标准]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学习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4.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5.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用人、纳谏、轻徭薄赋和处理民族关系等方面。
6.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7.体会纳谏与用贤,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
8.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9.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10.强化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
[整体感知]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著名政治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专题分别介绍三位杰出的政治家,内容包括三部分: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2、唐太宗东征西讨定伟业,开贞观之治,为盛世伟业奠定基础。3、康熙帝抗沙俄、内平叛,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康乾盛世”奠基人。
[知识清单]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一)、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1、背景 (1)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泰国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2)在兼并战争中,泰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诸侯国;
(3)秦王嬴政广招贤士,重用人才,策略灵活得当;
秦王任用贤能的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著名将领,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重金收买六国大臣,离间君臣关系与军队的进攻结合起来。
2、过程 公元前230年攻占韩国,韩国成为六国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
公元前228年,用离间计灭赵;
公元前226年燕国刺杀秦王失败,秦军攻占燕都;
公元前225年秦军水灌魏国,魏王投降;
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王翦强攻楚国,灭楚;
公元前221年灭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
3、意义:适应人民的要求,实现了国家统一,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二)、确立中央集权
1、背景 (1)一统寰宇的强大帝国的形成;
(2)秦原来的一套政治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2、措施 (1)建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尊号,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2)建立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协助丞相处理政事。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大权最终集中于皇帝手中。
“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管具体事务的官职。
(3)建立地方行政体系——郡县制
全国分成36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设郡守——最高行政长官、郡尉——掌管军务、监御史——掌管监察,三者相互牵制和监督,中央政府权力更加集中。郡下设县,设县令——行政长官、县丞——掌管司法和税收、县尉——主管军事和治安。县下有乡、亭、里等基层行政单位。
3、影响
(1)“三公”、“九卿”、各级地方官的任免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中,他们职责分工,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2)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金字塔式统治体系,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3)秦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沿袭了这种中央集权制度。
(三)、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1、统一文字
原因:战国时各国文字形体不同,统一后经济文化沟通和交流很不方便。
措施:秦始皇令李斯创小篆,通令全国各地使用;不久隶书出现,后来发展成楷书。
意义:推进了各地文化交流,对全国人民共同心理和共同文化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2、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原因:战国时各国的货币、度量衡以及车轨都不统一,阻碍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措施:①废除他国货币,改用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钱,称为“下币”,以黄金为“上币”;②把秦国的度(尺寸)、量(升斗)和衡(秤)的标准推行到全国;
③规定车轨一律六尺宽,以便车辆可以在全国各地顺利通行。
意义:①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来和国家财政税收; ② 车辆可以在全国顺利通行。
3、大力发展交通事业
目的:巩固统治
措施:①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修筑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②水路方面,疏浚鸿沟作为水路交通的主要路线;
③命令监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高中数学课件:2.2《对数函数》(湘教版).ppt
- 2011年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交流电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功和能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恒定电流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直线运动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磁场试题汇编.doc
-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万有引力定律汇编.doc
- 2011高二历史学练案:专题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人民版选修4).doc
- 2011高二历史学练案: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人民版选修4).doc
- 2011高二历史学练案: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版选修4).doc
- 2011高二历史学练案: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人民版选修4).doc
- 2011高二历史学练案: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人民版选修4).doc
- 2011高二历史试题:全册检测题(人民版选修1).doc
-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考部分--选修3-2--第九章--电磁感应--章末质量检测.doc
-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考部分--选修3-2--第九章--第1单元--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课时作业.doc
-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考部分--选修3-2--第九章--第2单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和涡流--课时作业.doc
-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考部分--选修3-2--第九章--第3单元--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课时作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