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扇三角洲沉积与辫状三角洲沉积.doc
描述:辫状三角洲沉积岩心中的层理图片:
描述:辫状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河道间沼泽微相沉积-可见炭化植物碎屑图片:
描述: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砂砾岩沉积-泥质含量少,物性好图片:
描述: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砂泥混杂层,物性差图片:
扇三角洲和辫状三角洲:两者成生发育的古地理环境不同, 前者主要发育于盆地靠近山前一侧的构造陡坡或高地, 沿盆地边缘(长轴方向) 呈裙边状分布,后者则通常受相对平缓的古隆起、古高地控制, 沿向湖盆延伸的斜坡呈“席”状展布。通常认为,两者的沉积特征差异较大, 扇三角洲的水上部分主要是由片流、泥石流和辫状河道沉积物交互组成的扇积相, 呈小型(几或十几平方千米) 楔状沉积体出现,通常表现为相变突然,沉积物一般为极粗粒(含特别大的碎屑) ,分选极差,杂基(基质)含量高,成分复杂,均质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与此相反,辫状三角洲水上部分主要由辫状河或辫状平原沉积物组成,具有较好的分选性、磨圆度,杂基含量低,呈现出粒度递变和砂坝迁就,通常具有一个侧向连续性好(几十到几千平方千米) 的席状几何形态,具有中到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实际上,作为粗粒三角洲的两种类型,它们并不能严格区分的。物源距沉积区远近不同,可形成辫状三角洲与扇三角洲的过渡类型。从搬运动力上看,辫状三角洲沉积基本为牵引流搬运,分选相对较好,砂体中泥质含量少,岩石类型以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细砂岩为主夹分流河道间微相泥质沉积,分流河道微相可形成高孔高渗储层。扇三角洲通常含有一定比例的重力流沉积,泥质含量高,分选差,不能形成有效储层;但其中更大比例的沉积为牵引流沉积,岩石类型多为细砾岩,砂砾岩,砾状砂岩,含砾砂岩,粗砂岩,含砾不等粒砂岩,虽然距物源近,分选较差,但仍可形成优质储层。
楼上的观点比较全面,但是有以下几点还是需要注意:1辨状河三角洲所以能从扇三角洲中分离出来,具体理由如下:1 辨状河和辨状平原与冲积扇不存在必然联系,2 与冲积扇毗连的辨状河冲积平原通常为几十公里或几百公里长,严格意义上已经不是真正的冲击扇复合体的组成部分;3 扇三角洲一般个体小,成群出现,长沿湖(海)盆短轴陡坡侧分布; 而辨状河三角洲无论(海)盆短轴或长轴都可能分布;4 辨状河三角洲中往往出现一些指相性的沉积构造,其中最重要的是规模小而数量众多的侧积交错层理(现在有很多沉积学者都倾向与此观点,曲流河三角洲中也有此种交错层理,但是其规模较大,数量不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