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总论之二.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宪法总论 宪法的历史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首先在英国播下种子,在美国开了花,在法国结的果,而后散布于欧美各国以致世界各地。 ——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宪法史 一、清末立宪 1、预备立宪(1895-1911) 中国道德传统:有限的宪政因素,“礼”作为自然法和一般法之间的“基本法”。 传统道德和政治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列强入侵后面临制度和观念变革。 迟到的觉醒:一直以为是技术问题,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才真正认识到制度问题。 中国面临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李泽厚):救亡是目的,启蒙是手段;宪政为国家富强服务,带有强烈实用主义色彩。 2、日本的启示 1860年面临美国挑战,迅速崛起: 1868年明治维新,相当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1889年明治宪法,奠定了富强的政治基础。 1895年甲午战争震撼中国 宣布洋务运动失败,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制度。 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呼吁制度改革。 1904年日俄战争 立宪者造势:日本战胜俄罗斯,立宪小国战胜专制大国。 康梁改良派主张君主立宪。 3、改良立宪遇挫 1898年光绪百日维新,涉及教育、财政、官制、军队改革,取消满族特殊待遇,通过100多条法令。 “宪政有利于国,有利于民,而最不有利于官。”戊戌变法触动了满族权贵,改良失败。中国立宪遭遇第一次重大挫折 。 慈禧和保守派被迫改革,但立宪动力不够,步伐迟缓,最终导致革命。 孙中山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推翻帝制,驱除靼虏,最后意外成功。 4、徘徊在君主和共和之间 实权君主制:主权在君——非选举产生的世袭统治者,代表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如1871年德国宪法、1889年明治宪法、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共和制:主权在民——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如美国宪法、日本和平宪法,但某些共和制首脑(如美国总统)权力甚至超过君主。 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和象征性虚君共存,一般是从君主向共和的过渡妥协产物,如英国光荣革命、日本和平宪法、中国十九信条。 秦方:晚清五大臣出洋考察记 /news/3/2006-04-22/20060422011330.html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照搬明治宪法,采纳传统的实权君主制,强调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有限的地方民主: 省谘议局决定地方政策、预算决算、税务、规章,答复督抚咨询。 资政院相当于中央代议机构,决定国家预算决算、税务债务、法典制定和修改,选举+钦定 1909年江苏会长张謇建立国会请愿代表团,开始认识到税的重要,建议不纳税主义,要求早开国会。 清政府执迷不悟 建立“亲贵内阁”,继续排汉,政府和社会严重对立。 湖广铁路借款协定损害地方利益,保路集团反对铁路国有化和中央化,保护中国主权。 1909年江苏会长张謇建立国会请愿代表团,开始认识到税的重要,建议不纳税主义,要求早开国会。 清政府执迷不悟 建立“亲贵内阁”,继续排汉,政府和社会严重对立。 湖广铁路借款协定损害地方利益,保路集团反对铁路国有化和中央化,保护中国主权。 《十九信条》(1911年) 武昌起义,清政府被迫成立责任内阁,草拟《十九信条》,实质性限制皇权,转向君主立宪。 “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第3条) “皇室大典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16条) 国会议决预算(第12条)。 资政院议决宪法、皇帝颁布(第5条)。 国会修改宪法(第6条),国会选举总理,皇帝任命(第8条)。 迫不得已的让步,为时太晚,民心尽失;一旦失去正当性,任何政府都难以维持生存。 为什么清末的改良立宪以失败而告终? 改革触动既得利益,遭遇阻碍; 异族统治存有戒心、缺乏自信,试图通过国家机器压制改革,致使错过改革良机; 中国政治制度的悲哀:命运完全取决于统治者,任由其葬送公共利益。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立宪 孙中山关于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三阶段说 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 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 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1、1912年《临时约法》 因人立法: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匆忙通过,希望制约袁世凯,制度设计基本合理。 确立民主共和原则,结合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通过议会/内阁约束总统。 措辞疏漏:总理“必须”副署总统的法律、命令? 两种政治文化的较量:总统和国会的制度之争演变为水火不相容的个人权力斗争,最终权大于法 “二次革命”:宋教仁命案导致国民党江西江苏讨袁,但很快遭到镇压。制度运行要求基本共识与合作;国袁破裂,面临宪法危机。 2、1913年《天坛宪草》 1913年匆忙通过《大总统选举法》,颁布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