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灰椋鸟(原创).ppt
26.灰椋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雪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记住本课的4个生词、1个认读的字、2个多音字; 3、感受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4、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5、背诵3——5自然段。 自习我知道 shān 杉 杉树 云杉 冷衫 qī 栖 栖息 两栖 栖居 lēng 棱 扑棱棱 花不棱登 jiàn 涧 山涧 溪涧 词语我认识 郁郁葱葱 翘首遥望 盘旋 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 栖息 安眠 翩翩起舞 呼朋引伴 喧闹 情不自禁 作者简介 徐秀娟(1964~1987)女,1964年10月1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渔民家庭,一个养鹤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也爱上了丹顶鹤。1987年9月16日为寻走失的天鹅溺水牺牲,被追为烈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以她的事迹谱写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曾被广泛传唱。 资料卡片 灰椋鸟,别名假画眉,竹雀。体型较北椋鸟稍大,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及腹羽为白色并微杂有黑色纵纹。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中国为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的夏候鸟,迁徙及越冬时普遍见于东部至华南广大地区。 想一想 快速朗读课文一次,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传达出作者的什么感情?你能发现吗? 课文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表达了自己爱鸟的心情,赞颂了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第一部分(1段)“我”决定去林场看一看灰椋鸟; 第二部分(2——5段)“我”观赏到的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第三部分(6段)“我”在回来路上的感想。 1、默读第一段,作者觉得灰椋鸟好看吗?她是什么态度呢? “灰椋鸟尖尖的嘴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把这句话变成陈述句) 2、是什么原因,“我”才决定去看一看的? “我”和谁一起去看灰椋鸟的?在什么地方看的?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在林内选好的观察位置。 你可以吗? 仔细阅读3——5自然段,说一说,分别写了什么事情?(并概括出来) 3段:写灰椋鸟开始归林; 4段:写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5段:写灰椋鸟归林后的情景。 大声朗读,并思考,第4自然段写灰椋鸟归林,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 一开始······ 没有几分钟···· 先回来的鸟···· 后回来的鸟···· 回想一下 1.你从第4段中能感觉到灰椋鸟归林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气势恢宏、壮阔、凶猛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排空而至、整群整群、列队飞行(数百米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 3、我能感觉到,这鸟儿是 【 】的鸟儿。 除了你看到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什么是“倾诉”?为什么会用“倾诉”这个词语? 倾诉、呼唤、应和 这些词语是用来表示人的情感的,作者通过想象把这些词语用到灰椋鸟的身上,把灰椋鸟写活了,写的更加生动,让作者感到惊叹。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灰椋鸟们大都归林了,此时林中又是怎样的一副画面呢?一起来大声朗读,找出关键的词语。 看到这样的场景,作者不禁这样想······ 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写灰椋鸟归林后的场景?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欢呼什么呢? 看到这些,作者不仅欢呼,还发出了感叹,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时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在回来的路上,我有哪些感想? 2、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 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是谁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 林 场 工 人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观赏”和第2段中的“观察”,能不能调换?你从这两个词语中,感觉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 观察:仔细查看 观赏:观看欣赏 第2段中,因为还未看到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最后一段,看到了那个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只看不欣赏,太可惜了,同时,又能表达出作者的审美情趣。 情感变化: 原本是带着期待的心去看的,到后来却是赞叹的心回来的。 课文小结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节课,我们欣赏了灰椋鸟归林以及它们起舞争鸣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