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装配单元”的划分,一般分为五种等级: 2)装配工艺方法及其设备的确定 3.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 装配尺寸链建立后,就要确定该尺寸链封闭环与各个组成环之间量的关系。 (1)极大极小法的补充 装配尺寸链计算 ① 正面计算——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 ② 反面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组成环。 正面计算是极为容易的,它是将一个已经解决的“尺寸链问题”的答案作一次验算,反面计算,才是解尺寸链问题的计算。 反计算法: ①等公差法 各组成环的公差就等于按极值法或概率法计算出的。有时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人为的调整,对于标准件(轴承、垫圈等)取其标准公差。此方法对公差的分配简单,但不合理。适用于组成环数少,精度要求低的单件小批生产。 ②等精度法 各组成环的公差等级系数相同。 此方法对公差的分配较合理,但未考虑加工条件,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③具体情况确定法 ④中间计算法(相依尺寸公差法) 将一些比较难以加工和不宜改变其公差的组成环的公差预先肯定下来,只将极少数或一个比较容易加工或在生产上受限制较少的组成环作为试凑对象。这个环称为“相依尺寸”,意思是该环的尺寸相依于封闭环和其他组成环的尺寸及公差。 中间计算法的计算公式: 公差计算式; 基本尺寸: = 若相依尺寸是增环: 若相依尺寸是减环: (2)概率计算法 概率解法是建立在概率论原理上,考虑到各环中尺寸出现频率的多少,建立封闭环与各个组成环量的关系的方法。 此方法比较科学,尤其是多环情况,当封闭环公差值一定时,分配给各组成环的公差可以稍大些,给加工带来方便,但会出现一小部分废品且计算复杂。概率解法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数又多的尺寸链中。 ①加工尺寸正态分布情况下的概率计算法 例图6-39,一个键装入轴的槽中,根据设计要求,需要保证一定的间隙。 ω(A0) 由概率理论可得: 正态分布时,随机误差即尺寸分散范围ω与均方根偏差σ间的关系为ω =6σ,各组成环的ω(Ai)=6 σ(Ai)。封闭环的ω(A0)=6 σ(A0)。则: 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是对称分布的,因而封闭环的上、下偏差为: 假设各组成环的公差不是对称分布的,则可将它们改为对称分布,同时改用平均尺寸作为基本尺寸,再进行计算。为避免换算平均尺寸的麻烦,可采用所谓的“中间偏差”,其要点如下: 在直线尺寸链的情形下: 求出各组成环的中间偏差Δ(Ai): 则封闭环中间偏差Δ(A0)和上、下偏差可如下求出: 用概率法作反向计算时,可按下式先作估计: 用概率法比极大极小法求得的组成环平均公差要大 倍。当取T(A0)=ω(A0)时,可看作是完全互换法。但当T(A0)<ω′(A0)时,就属于不完全互换法。 ω′ (3)计算举例 设 (设计要求)。要求根据生产类型和具体条件确定装配方法,并计算出A1和A2的上下偏差。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计算平均精度: 因为尺寸A1为外尺寸,A2为内尺寸,前者比后者容易加工,故将公差按生产经验分配,先确定T(A2)=0.1,然后试计算T(A1): T(A1)=T(A0)-T(A2)=(0.15-0.1)=0.05mm 按入体标注: A1是减环,所以: ES(A1)=-EI(A0)+EI(A2)=(-0.05+0)=-0.05mm EI(A1)=-ES(A0)+ES(A2)=(-0.2+0.1)=-0.10mm 于是得到: 下面按概率计算法来估计实际生产的间隙A0的分布范围。 求组成环和封闭环的中间偏差: 间隙的实际范围的上下偏差: 间隙尺寸的实际分布是: 在实际中,尺寸A0的波动范围要比按极大极小法计算的范围小一些。反过来说,若按概率法计算,尺寸A1和A2的公差均可以放大些。A1和A2的公差放大多少? 和前面相同,预先确定 ,则作为相依尺寸的A1的公差可为: 即尺寸A1的公差比按极大极小法计算大了一倍多。 [例6-4]车床尾架与主轴等高尺寸链。 (1)根据车床精度指标列出相应的装配尺寸链 车床尾架的装配中,尾顶尖应高出床头箱主轴顶尖A0。如图各环的意义为: A0——尾顶尖对前顶尖的高出量, A1——床头箱装配基准面至前顶尖的高度,A1=160mm A2——尾架垫块的厚度,A2=30mm A3——尾架体装配基准面至后顶尖的高度,A3=130mm。 装配精度→装配尺寸链→选择达到装配精度方法→计算 (2)确定增环、减环,验算基本尺寸 A1是减环,A2、A3是增环。 A0=-A1+A2+A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停车场运营方案》课件.pptx VIP
- CH∕T9017-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pdf VIP
- DB11_T1834-2021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ocx VIP
- GB-T2689.1-1981恒定应力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总则.pdf VIP
- 2024年昆明铁路局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测量冰的熔化热-JiaxuanLi.PDF
- 《跨境电商》课件——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pptx VIP
- 《丰收锣鼓》精品课件2022.pptx VIP
- 13S409 建筑生活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道与钢塑复合管道安装.docx VIP
- 技术标项目造价全过程咨询控制服务方案12.11-凤凰咀遗址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项目(一期)全过程造价控制服务(127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