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0届毕业生资源信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校2010届毕业生资源信息.doc

我校2010届毕业生资源信息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南昌,缘起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经过一代又一代江西师范大学学人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79个硕士学位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63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现有在编教职工2860人,其中专任教师135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7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92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67%。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2002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9项,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6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973”前期预研项目4项,国家软科学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6项。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心理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7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单位、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4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是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05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荣获优秀,为江西省第一所获得优秀的高校。2008年起学校招生执行一本录取线。 学校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生源质量、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一直稳居全省前列,并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譬如,学校健美操队代表国家参加第八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实现了中国健美操国际大赛中奖牌零的突破;艾黎莎同学参加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一等奖;“蓝天”环保社团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和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示范团,并在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湿地使者行动”竞标中获得第一名;我校学生杨文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卫冕男子双人皮划艇500米奥运冠军,金紫薇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冠军。 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我校先后与俄、美、加、澳、日、韩、英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三年,学校先后招收日、澳、韩、美、印尼等国留学生及港、台学生来校学习。 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是负责全校本、专科学生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以服务学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核心,以开展就业指导和开拓就业市场为重心,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着力加强和建设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突出服务功能,拓展就业渠道,注重社会效益,构建高效、务实、严谨、诚信的就业格局。中心下设三个科: 就业管理科:按照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制定学校学生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负责生源的统计上报工作;制作、发放、管理《毕业生生源信息手册》、《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毕业生推荐表》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档案的管理与转递及学生就业派遣工作;优秀毕业生评选及学院就业工作评估的组织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和答疑。 联系电话(传真):0791-8120156 8120155 6963802 联 系 人:张老师 肖老师 就业指导科:依据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学生就业教育活动;加强对外宣传;开设就业指导课、考研、考公务员培训班进行求职技巧和实用技能指导;编写就业指导和宣传材料;举办就业工作培训班;人才测评活动的实施及人才测评系统的维护;组织学生办理教师资格证。 联系电话(传真):0791-8120153 812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