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脑卒中中心钟维章.ppt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而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表明: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脑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脑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脑卒中而永久致残。 颅内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病因,据报道,在脑卒中患者中大约8-10%患者存在中到重度脑血管狭窄,脑血管狭窄患者出现卒中的风险每年可达10%-24%[1,2] 根据人种的不同其所占比例不同,中国人的比例大约为1/3~1/2明显高于白种人,中国人与白种人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卒中危险因素不尽相同 [3,4、5] 。 首次脑卒中后,伴有脑血管狭窄的患者常规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再发卒中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脑梗死患者;在初次脑梗死后的第一年里这个风险更高[1]。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虽经过药物保守治疗,仍然较高的卒中复发率[4,5,6] 。 后循环脑梗死后的患者药物治疗预后较差,5-11%出现再发或死亡[2,3]。 大型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研究WASID(Warfarin Versus Aspirin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 试验结果证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等抗栓药物治疗对于狭窄程度≥50%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无效,不能降低其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7] 。 因此,近年来有国内外学者尝试应用血管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但效果目前仍有争议[1、2、3、4、5] 。 大多数作者认为[1、2、3] 颅内支架置入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但亦有研究[4、5]认为,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技术治疗在预防颅内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方面并不优于药物治疗。 早期报道,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和或支架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一直是人们关注焦点。 Rasmussen等报道 8例颅内支架,术后TIA 1例、SAH1例(死亡) Levy等报道 11例基底动脉颅内支架,3例围手术期内死亡(2例椎动脉破裂、1例脑死亡),1例脑桥卒中死亡。 国内李氏等报道 21例颅内支架,3例脑出血( 1例脑死亡) 国内张氏等报道 48例颅内支架,并发症发生率27.78% Jiang等[5]报道43例大脑中动脉M1段支架置人治疗,技术成功率97.6%,并发症发生率10%,病死率2.5% 随着新型支架及其输送系统发展(Gateway-wingspan自膨式支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款使用于颅内动脉支架系统)和技术的成熟,30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从50%降至10%以下,为脑血管狭窄治疗带来了希望。 Gateway—Wingspan系统治疗 Jiang等[1]回顾性分析中美5家医院3年完成637例颅内支架治疗,30天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6.1%。 SSYLVIA研究[2]显示,应用新型颅内专用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95%;随访30d脑卒中发生率为6.6%,无死亡病例;6个月内颅内动脉再狭窄率32.4%。 .美国学者Fiorella D[3]等的多中心病例严重并发症6.1%,其他一过性并发症7.2%,死亡率4.8%. Bose A[4]等使用最新颅内支架治疗4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观察到18次负面事件,但均没有严重的临床后果。 国内张氏报道 [5]完成39例症状性颅内狭窄Wingspan支架治疗,30天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5.1%。 颅内支架安全性的相关因素 患者筛选 (1)那些患者适合药物治疗,那些患者适合介入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狭窄(狭窄远端发生低灌注事件者),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效。 (2)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临床路径 Ⅲ型临床路径是脑出血和手术失败的原因。 (4)严格CAS禁忌症 设备质量 高分辨率的DSA\磁共振影像技术 器械的改进 手术技术经验积累学习曲线 严格CAS禁忌症 CAS适应症:(1)年龄﹥18岁;(2)症状性狭窄≧50%;(3)知情同意。 CAS相对禁忌症:(1)3个月内有颅内出血;(2)伴有颅内动脉瘤,并且不能提前或同时处理者;(3)2周内曾发生心肌梗死或较大范围脑梗死;(4)胃肠道疾病伴活动性出血者;(5)不能控制的高血压;(6)对肝素、阿斯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7)对造影剂或所使用的材料或器材过敏者;(8)有严重心、肝、肾、肺疾病;(9)血管迂曲或变异,导管或支架等输送系统难以通过;(10)血管病变广泛或狭窄范围过大;(11)血管炎性狭窄,广泛的血管结构异常;(12)血管损伤部位存在血栓或严重钙化;(13)穿刺部位或窜全身有未能控制的感染;(14)明显的意识障碍或神经功能受损严重。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循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