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28项科研成果简介.doc

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28项科研成果简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28项科研成果简介.doc

2014年福建农林大学28项科研成果简介 1.再生稻高产高效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 完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林文雄 联系电话:0591内容简介: 该项目针对再生稻生产中存在的产量不稳、化肥农药用量大、劳动强度高等突出问题,综合应用作物栽培、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创建了再生稻高效清洁生产技术体系,取得以下成果: ①.分析了氮肥调控水稻高产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理与土壤根际分子生态学机制,明确了再生稻土壤供氮的微生物机制与作物氮高效利用的生物学过程;阐明了促芽肥延缓头季稻后期根系及叶片衰老、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分子机理,为制定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创建了前重后轻施用芽苗肥法促进高桩再生芽萌发生长技术,形成了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头季-高桩再生季“四促二防一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突破了手割高桩腋芽萌发不稳定的制约; ③.创建了适合头季稻机械收割的再生稻技术,形成了再生前促中攻后补施肥法,促进机刈低桩再生芽萌发生长;建立了机收低桩再生稻“三保两促一攻”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机械碾压再生稻腋芽萌发难的问题。 ④.集成了“三控一治”稻米清洁生产技术,筛选出重金属镉富集植物紫苏,用于铺路污染稻田土壤的修复,土壤镉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4.21%-79.44%;运用化感水稻秸秆粉碎混合粘细菌抑制田间杂草等,为综合防控稻田面源污染的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应用研究成果生产的东南香大米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⑤.近三年累计在福建、四川、湖南、江西推广头季稻1943万亩,再生稻456万亩,新增稻谷98.9万吨,增收54.1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该研究成果整体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创建的前重后轻施用芽苗肥法促进高桩再生芽萌发技术和机收低工桩再生稻“三保两促一攻”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达国际先进水平。 2. 中兽药超微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黄一帆 联系电话:0591内容简介: 项目组率先应用正交试验、响应面优选法,筛选出穿心莲、黄芪及芪苓三种超微粉的最佳加工工艺,为中兽药超微粉产业化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项目合作单位厦门星鲨动物保健品厂根据研究成果修订了企业生产标准,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明确了超微粉碎能够显著增加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与相应的普通散剂对比,穿心莲、黄芪及芪苓三种超微粉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提高30%—60%,为科学制定中兽药超微粉的使用剂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率先建立了穿心莲、黄芪及芪苓三种超微粉的TLC鉴别方法和有效成分HPLC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黄芪和穿心莲超微粉的HPLC指纹图谱。以上方法可作为相应超微粉产品的质控标准。 率先进行超微粉稳定剂包装材料的优选研究,筛选出穿心莲、黄芪及芪苓三种超微粉的适宜稳定剂和包装材料,有效提高了超微粉产品的稳定性。 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黄芪超微粉和穿心莲超微粉,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芪苓超微粉能够提高番鸭的生产性能,其中的多糖成分能够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成果经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组培养了5名硕士,完成5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专利号:ZL 201110228538.4),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综上所述,该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3. 优选单瓣茉莉花及其在花茶窨制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郭素枝 联系电话:0591内容简介: 《优选单瓣茉莉花及其在花茶窨制中的应用》为自选项目,属园艺植物良种繁育和食品科学技术领域。茉莉花茶是我国主要的花茶种类,占花茶总产量的80%~90%,但大多数茉莉花茶是以双瓣茉莉花为花源,采用传统的窨制工艺,存在花茶窨制工艺耗时长、花质较差、用花量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导致茉莉花茶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本项目优选最佳的茉莉花香质及影响质优的茉莉品种种植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①.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对3个茉莉品种鲜花的主要香气组分差异和释香过程中香气组分的变化,以及SODm对茉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2)逆境胁迫对3个茉莉品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福建单瓣茉莉的扦插繁育技术。 (4)以优选的单瓣茉莉鲜花为花源,研究工艺参数及窨制方法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 ②.创新点 (1)应用GC-MS分析茉莉品种间香气的组成成分、类型和香质的差异;优选出香质最佳的单瓣茉莉花品种。其香精油相对含量是双瓣茉莉花的2.5倍、多瓣茉莉花的3.21倍。 (2)研究茉莉花释香过程中香气的变化,发现第Ⅲ期的香精油化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