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科学》(上)单元形成性评价.doc
八年级《科学》(上)单元形成性评价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④对流层集中了一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④⑤
下列有关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B.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大气热状况C.天气仅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D.目前,天气的预报水平低于地震预报水平
小明说:“今天夜里到明天,深圳市内有中到大雨”。小亮说:“深圳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这两句话分别描述深圳的( )A.气候、天气 B.天气、气候 C.天气、天气 D. 气候、气候
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 ( )①深圳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 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 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有关的是( )①蛇的冬眠 ②公鸡的啼鸣 ③知了的鸣叫 ④企鹅游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了新疆吐鲁番的气候,说明该地( ) A、风沙较大 B、气温较高 C、降水量较少 D、气温日较差大
在国庆游艺晚会上,小明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
下列生活用品或生活常识利用到大气压的一组是( )①抽水机;②吸尘器;③用吸管吸饮料; ④茶壶盖上开一个小孔;⑤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 ②④⑤
有一种用塑料制造的挂衣钩,中间是一个空的“皮碗”,如图所示,可以把它按在光滑的墙或玻璃上,在钩上再挂上几件衣服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墙对它有吸力 B、玻璃对衣钩有吸力 C、衣钩对墙或玻璃有附着力 D、大气对衣钩有压力
到西藏去旅游的人,常出现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俗称“高山反应”,这主要是因为( )A、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B、高山上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C、高山上气温偏低,风力过大 D、上山时能量消耗过大,导致体能下降
如图,“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C.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
分别示意东南风和西南风风向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 ③④
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 ) A、水田不易吸热 B、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 C、砂石吸热本领强 D、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
刮大风时,即使风平行于窗户,窗户也常常被刮开而打破,原因( ) A、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大 B、窗内气压大于窗外气压 C、风对窗户的作用力太小 D、窗内气压小于窗外气压
“炊烟顺地跑,天气不会好“。这则谚语说明空气的湿度( ) A、减小 B、增大 C、正好 D、没变化
台湾的火烧寮降水丰富的原因是这里有( ) A、丰富的季风雨 B、丰富的地形雨 C、丰富的台风雨 D、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C.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