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龙清血颗粒 处 方 资 料 【 性 状 】本品为褐色的颗粒;味淡,微苦。 【药理作用】本品4g/kg连服14天,可使实验性颅内出血犬脑水肿残留面积比对照组减少。另外,本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平肝息风,化瘀止血。用于肝阳化风,脑脉瘀阻所致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口苦;轻、中度出血性脑血管病见上述表现者。 处 方 资 料 【用法用量】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必要时鼻饲给药。 【 禁 忌 】孕妇禁用,产妇慎用。 【注意事项】⑴ 本品应在其它常规治疗下配合使用,出血量幕上大于40ml,幕下大于10ml或有脑疝倾向者,应考虑手术或其他抢救措施。⑵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规 格 】每袋10g。 【 贮 藏 】密封。 【 包 装 】铝塑复合膜袋、纸盒。每盒装7袋。 【有 效 期】三年。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产 品 特 点 疗效显著 对脑出血患者总体疗效、语言障碍、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好于西药对照组 对急性出血性中风以及中风后的神经功能康复均有明显疗效 对中脏腑、中经络患者均有显著治疗作用,明显好于西药对照组 显著促进血肿吸收,降低颅压,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对高血压、血流变学等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产 品 特 点 止血、活血有机结合,既可以防止进一步出血,又可以有效促进血肿的吸收 独含五大作用原理――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全面解决脑出血患者的复杂病情 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对于轻、中度量出血又无手术指征者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对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纯中药制剂,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 中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黄帝内径》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瘀于上,使人薄厥”,“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中风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嗜酒肥甘、或房劳过度,以致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心窍,而发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大小便闭、肢体强直痉挛;或遗尿遗便、肢体瘫软――此即“中脏腑”。 中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瘀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此即“中经络”。 平素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故眩晕、头痛;肝火旺盛,故心烦易怒、面红、口苦,尿赤便干,舌红绛、脉弦有力--此即“高血压(中医辩证为眩晕)” 方药组成及功能分析 主药--平肝潜阳: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蛎 辅药 1--平肝、息风止痉 :天麻、钩藤 2--滋补肝肾 :地黄、山茱萸、泽泻 佐药 1--凉血止血:仙鹤草、槐花+代赭石、地黄 2--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牛膝、莪术 使药 --引血下行 :牛膝 、代赭石 全方--滋阴潜阳、平肝息风、化瘀止血 脑出血与血肿 脑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周围继发性脑缺血,脑水肿。即主要与颅内血肿和脑水肿有关,而非出血本身。 脑出血之“血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意识、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症的致病因素。 快速而有效地促进瘀血的吸收、消散是非常重要的,与意识、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具有直接关系,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自理能力。 中医学对“血肿”的认识 中医学“瘀血”的概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液运行不畅,淤积凝滞;另一个是指离经之血停积体内,即西医之“血肿”。 中医学有“凡出血必离经,离经之血则为瘀血,有瘀先祛瘀”,“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的理论,活血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进一步出血,二是改善因出血造成的危害。 止血与活血 石龙清血颗粒设计处方时,将止血药与活血药相结合,实际上是考虑到了脑出血的病理演变过程:发病早期,出血是主要矛盾,因此治疗应该以止血为主;以后则血肿占主导地位,相应地治疗重点改为活血化瘀。 也就是说,石龙清血颗粒对脑出血的急性期(根据Ⅱ期临床报告,一般在发病24~36小时后)、中后期都可以使用。 石龙清血颗粒,止血与活血相互配伍,其中心思想正是为了快速消除血肿,因而产生显著的临床疗效。 药 理 作 用 本品4g/kg连服14天,可使实验性颅内出血犬脑水肿残留面积比对照组减少。 另外,本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 临 床 观 察 发病时间:全部病例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为1小时~12天,石龙组平均26.4±21.5小时,对照组29.9±22.7小时。 疾病程度:全部病例以中脏腑、中经络二级区分。 疗效判定标准:按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病计分方法》判定治疗前后分值。基本痊愈≥85%,显效≥50%,有效≥20%,无效<20%。 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