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排放泥沙颗粒团在横流中对流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pdfVIP

瞬时排放泥沙颗粒团在横流中对流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瞬时排放泥沙颗粒团在横流中对流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pdf

第19卷第4期 水科学进展 V01.19.No.4 2008年7月 ADVANCESINWATERSCIENCE Jul.,2008 瞬时排放泥沙颗粒团在横流中对流扩散特性的实验研究 顾 杰1,黄 静1,李志伟2 (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2.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结构工程系,香港九龙红砌) 摘要:河道维护、航道开挖及疏浚等一些工程,常常将挖掘的泥沙抛人流动的水体中,利用横流对泥沙颗粒团的对 流扩散作用来稀释泥沙浓度。针对这类工程进行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首先要识别泥沙的运动特性。通过实验手 段,研究不同级配的泥沙颗粒团瞬时排放后在横流中迁移扩散混合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泥沙颗粒团进入水体后, 在浮力、重力、阻力和横流紊动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对流扩散;横流是产生泥沙对流运输的主要动力,横流的紊动作 用,加强了泥沙颗粒团与水体的混合作用,并且破坏了其在静水中的双漩涡结构,因此大大地增加了垂向前锋位置 和纵向扩散宽度。通过分析得出了无量纲泥沙颗粒团垂向前锋位置与时间、纵向扩散宽度与时间以及垂向前锋位置 与纵向扩散宽度的3个关系式中的参数(口。、口3和a2)均值及其变化范围,可应用于抛泥对水体环境的影响评价。 关键词:瞬时排放;泥沙颗粒团;横向流速;对流扩散特性;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TVl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791(2008)04.0483.06 河道维护、航道开挖及疏浚等一些工程,通常将挖掘的泥沙垂直向下抛入一个指定的具有一定流速的水 域。在疏浚工程进行前,一般要进行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泥沙沉降速度、横流流速大小以及由于泥沙密度差 异形成的负浮力对泥沙运动的影响是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报告中要阐述的基本内容。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国内许 结果表明:热流扩散前锋位置与纵向扩散宽度成线性关系,热流扩散前锋位置的平方与时间的比值仅取决于初 J使用与环境水体存在较大密度差的热源进行实验,他们发现大密度差热 过程中存在涡环。Baines和HopfingerE9 ol、 流仅对近区有明显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范围大约为初始排放热流团直径的两倍。Nakasuji等u 沙颗粒团的运动特性跟热流运动特性很相似。然后,在浮力和拖曳力共同作用下,泥沙颗粒团的扩散率比初始 阶段(热流相似阶段)的扩散率要小。 在横流中瞬时排入泥沙颗粒,横流和泥沙颗粒团的相互作用比较复杂。这次研究,选择几组不同粒径大小 的泥沙颗粒团和不同的横流流速进行对比实验;测量泥沙颗粒团在水中的纵向扩散宽度、纵向和垂向的前锋位 置;与静水中热流、泥沙颗粒团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些特征量与横流流速、初始浮力及泥沙颗粒团体 积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定量的预报公式。 1 实验步骤 为使实验能够模拟疏浚抛泥,实验所用的泥沙取自香港海域海床,将泥沙置于实验室自然风干,其中部分 泥沙颗粒粘在一起[14I。为使实验所用的泥沙为分散颗粒,将泥沙放于烘箱中烘干至70。(2,烘干后的泥沙置于 实验室,冷却后待用。由于沙样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些不均匀,用筛子进行筛选,分别得到泥沙颗粒大小为 收稿日期:2007.10.17 基金项目:香港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5033/98E);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J50702) 作者简介:顾杰(1961一),男,江苏兴化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文、海岸工程和环境工程等研究。 E-mail:jgu@shfu.edu.cn 484 水科学进展 第19卷 0.60。1.18mill、0.30—0.60Inrn和0.15—0.30mill的3组泥沙作为实验样品,其平均密度分别为1436.8、 l419.0和1401.3 kg/m3。 实验是在香港理工大学水力学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模拟挖泥船将沙子垂直向下倾倒到流动水流中。实验 水槽宽O.3 体积的沙样装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