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五”规划课题.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十五”规划课题.doc

广东省“十五”规划课题 “小学激励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龙城小学课题组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1998年,学校提出激励教育的思想,是基于学校发展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当时这一想法处于萌芽阶段,对整个构想没有完整的认知,但从这一思想提出以后,学校便一直在思考、探索。 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至2001年,激励教育理念架构逐渐清晰。依照“激励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以生命为依托,以激励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办学模式:以生命激励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关注生命,让学生沐浴在激励教育的阳光下,陶冶美的性情,启迪美的智慧,健全美的人格,愉快成长。 激励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探索让学校明确了定位和办学思路,让学校迅速找准了发展的目标:为实现现代化、高质量、科研型的教育目标,妥善处理求知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知识传授与能力实践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 如今,学校逐步形成了“学校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激励学生成长、学生激励教师提高”的良性循环,素质教育已卓见成效。因此,在总结研究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作出了如下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 (一)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理论 激励教育理论建构的基本依据是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肯定世俗人生的意义,享受世俗生活的快乐;推崇人的价值与个性的解放;注重人的精神潜能;重视人的感性经验与理性思想,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建造一个人类幸福的理性王国——乌托邦。人本主义教育普遍关心、教育、培养儿童独立的人格;它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不单是知识渊博的人,更是具有独立判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它对儿童个性化的重视超过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视。 需要层次理论 激励教育理论建构的另一个依据是马斯洛(Maslow美国心理学家)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动机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后来又有所增加,但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种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即组织用于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仍以原来的激励方式来激励学生,效果会很小,但如果着眼于更高层次的需要则对学生的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明显提高。按照这种理论,如果要想激励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目前的需要处于哪一个层次水平,从而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一般来说,随着学生素质水平的上升,其需要层次也会有所变化,而且很可能需要的层次有所上升,需要满足方式也逐步由主要依靠外在奖励和刺激到主要依靠内在的满足(如学习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研究现状 由资料显示,激励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新概念的提出则在九十年代初。天津市红桥区是国内开展激励教育研究和实验较早的地区,此后其它一些地区也相继开展了此类研究。但从中国期刊网的检索情况来看,关于激励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文字性内容非常之少,从1999年至2004年十年间与激励相关的文章有177篇,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理论性的文章,主要是对激励教育的概念、特征、原则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另一类是经验总结性的文章,主要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例如:八十年代中期,广东省中山市一些学校开展了以激励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实验。实验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从学生情感方面进行的,重在转化后进生。1994年,红桥区教育局将“实施激励教育,探索素质教育模式”确定为区教育改革的主课题,其激励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是教师的激励行为,落脚点是学生主体精神的激发。 由此可见,激励教育理论在国内的教育中都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探索,而没有把激励教育上升为一种教育理念,也没有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实践和探索,更没有教育专家来界定激励教育的概念。因此,我国国内的激励教育现状总体薄弱,且在激励教育理论上,认识仍然模糊,实践与探索深度不够,没有把激励教育系统地规划,没在上升为一所学校办学的总体思路,没有形成激励教育的大环境、大气候。所以,“激励”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时代呼唤激励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怎样创新,如何引导创新,成了一个教育的难题。激励教育——它能激发人内在的潜力,鼓舞人的意志,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创新的局面,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因此,它启发了我们探索激励教育实践模式的决心。 (2)激励教育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十分重要的起始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依照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激励教育对他的行为产生适度的正刺激,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自觉行动的行为,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发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