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自然地理概况
(二)重庆市
1.地表水
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工作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水系十分发育,大小支流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流、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及其支流。区内河流纵横,渠系密布,水网结构为树枝状,主干发育,河道支岔纷繁。另外在区内的丘陵地带还分布大量的湖泊、水库和坑塘。
2.浅层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重庆地下水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其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制约,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按其含水层的岩性、水力特征,地下水可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基岩层间裂隙水三类。
碳酸岩类出露面积2903?km2,占全市面积的35.2%,
而喀斯特水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80.2%,?主要分布于北部大巴山地和东南部武陵山地。
碎屑岩出露面积49723?km2,占全市面积的60.3%,
裂隙孔隙水量为20.84亿m3,而水量只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15.8%,主要分布西部红层丘陵及中部平行岭谷丘陵地区。
层间水主要分布于背斜两翼的须家河及沙溪庙组砂岩地层,地下水沿砂岩裂隙顺层面运动,普遍承压或自流,但水量仅5.2亿m3,占全市地下水总量的4%。 地下热水异常丰富,是重庆的一大优势。重庆的地下热水是由大气降水补给渗透后,经地热增温再沿裂隙系统上升至地表,多以温泉的形式排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重庆地区温泉有20多处(表5─3)。按表5—3分析,重庆地区温泉其主要特征有四:第一、重庆温泉均为大气降水补给,地热增温所致,与岩浆活动无关。第二、温泉含水层除彭水及秀山小塘温泉为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均为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类,露头多为背斜轴部、翼部被河流切割处。第三、温泉多属低温热水(水温20℃─40℃);高温热水(大于60℃)仅渝北区统景温泉一处。第四、水质类型大都属硫酸盐型热水,并含有氟、溴、碘、锶等多种微量元素。同时,经勘探钻孔证明,重庆地区地下热水储量极为丰富,例如江津杜市区南温泉背斜南倾没端钻孔日流量达2880?m3。重庆地区丰富的地下热水,不仅具有旅游、疗养等功能,同时,也是有待开发的宝贵能源资源。
(1)红层裂隙水
根据赋存埋藏条件,红层裂隙水可细划分为溶孔裂隙水和脉状裂隙水。溶孔裂隙水主要埋藏在泥岩内,含水层特点是泥岩厚数十米,岩性较单一,含大量粉砂质或夹厚仅几米的呈透镜状的泥质粉砂岩,层理多呈薄片状,富含钙质及可溶盐成分,泥岩成分以水云母为主。脉状裂隙水主要埋藏在厚层砂岩内,含水层特点是厚度不稳定,横向上多尖灭的厚层状或块状砂岩与厚一般l0m至数十米的泥岩互层,地形上形成破碎的方山丘陵,使得砂岩被切割不连续分布,裂隙不发育,风化裂隙也仅沿构造裂隙发育。
红层裂隙水包括白垩系、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侏罗系中统遂宁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及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等数个含水岩组。
白垩系主要分布在成都一廖家场一龙泉驿一苏码头一带及龙泉山西坡,即成都东部台地区。可分为三个含水岩组。①灌口组含水岩组:灌口组为砖红色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石膏、钙芒硝层。该层多分布于台地上部为成都粘土所覆盖,其砂、泥岩风化裂隙及膏盐溶孔溶洞赋含裂隙孔隙水,是红层中最好的含水层之一。为浅层潜水,含水带深度一般不超过50m(深部水质变坏),单井涌水量100m3/d左右,局部补给条件较好处,单井涌水量可达500-1000 m3/d。②夹关组含水岩组:为砖红色厚层砂岩夹泥岩,厚170-250m,在区内直接出露或伏于灌口组之下,为区内较好的红层含水层,出露区为潜水,覆盖区为层间裂隙水,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300m3/d。局部达500-1000m3/d。③天马山组含水岩组:为砖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夹砂岩,由于裂隙欠发育,富水性较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 m3/d。
蓬莱镇组(J3p)广泛分布于龙门山前缘,绵阳、德阳东南,成都龙泉以西,眉山的仁寿,资阳的简阳-乐至,遂宁的射洪等地,该组为厚层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砂岩所占比例:上段为40%-70%,下段30%-60%。主要为厚层砂岩裂隙水,兼有溶蚀孔洞水,上段富水性较下段好,单井涌水量多为数十至100m3/d,局部达数百至1000m 3/d。
遂宁组(J2sn)主要分布于资阳东南,为砖红、棕红色厚层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砂岩比例甚低:上段为20%-40%,下段为5%-15%。富含钙质,常见膏盐薄层,以厚层泥岩风化带网纹状孔隙裂隙水为主。因此一般富水性差,单孔涌水量多小于50 m3/d。但部分地区膏盐被溶滤,孔洞发育,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达100-500m3/d。
沙溪庙组(J2s)和自流井组(J1-2z)广泛分布于资阳南、遂宁东南、眉山西南、邛崃西等地,为厚层泥岩为主夹不稳定的砂岩或灰岩,砂岩比例一般在30%以下,个别段达40%-50%。本组以砂岩裂隙水为主,富水性一般较差,小于50m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