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是通过行政、法律、工程、经济等手段,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尽可能的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7.1水污染特征分析 7.1.1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 一般来讲,水体中的污染物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污水和废液等,统称工业废水; ②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各种污水混合液,统称生活污水; ③通过土壤渗漏或排灌渠道进入地表和地下水的农业用水回归水,统称农田退水; ④大气环流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如汽车尾气、酸雨烟尘等)的沉降,也是水体污染的来源。 7.1.2水污染的分类 按污染的属性分类 物理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按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分类 点源污染 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 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 面源污染 流域广大面积上的降雨 径流污染 按照受污染水体的分类 7.1.3水污染的主要危害 水污染能使水体产生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的危害。 水体中含有不同的污染物产生的危害也是不相同的。 ①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多会引起富营养化现象。 ②重金属毒性强,饮用水含微量重金属,即可对人体产生毒性效应。 ③石油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资源的使用价值,降低水产品的使用价值。 ④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弱的毒性。长期摄入超过人体解毒剂量的酚,会引起慢性中毒。 ⑤水体中氰化物含量超标能抑制细胞呼吸,引起细胞内窒息,造成人体组织严重缺氧的急性中毒。 ⑥病原微生物可引起各类肠道传染病。 7.2水功能区划分 7.2.1水功能区划分的目的 ⑴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制定水域功能不遭破坏的水资源保护目标。 ⑵科学地计算水域的水环境容量,达到既能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节省污水处理费用,又能有效地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目标。 ⑶排污口的优化分配和综合整治,将水资源保护的目标管理落实到污染物综合整治的实处,从而保证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实现。 7.2.2水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⑴指导思想 水功能区划分应结合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⑵基本原则 前瞻性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分级与分类相结合 水质与水量统一考虑 便于管理,实用可行 7.2.3水功能区划分的步骤和依据 我国目前的水功能区划分采用的是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一级区划要求在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要协调地区间关系,并考虑发展的需求;二级区划主要协调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7-1水功能区体系的示意图所示,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的步骤及依据。 ⒈一级区划 水功能一级区划分的程序是:首先划定保护区,然后划定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最后划定保留区。 ⑴保护区,是指对水资源保护、饮用水保护、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其划分依据为:①源头水保护区,即重要河流的源头河段划出专门涵养保护水源的区域;②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水域;③已建的和在规划水平年内建成的跨流域、跨省区的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地及其调水线路;④对典型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⑵缓冲区,是指为协调省际间或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的用水关系而划定的水域。 其划分依据为: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河流、湖泊的边界水域;②河流沿线上下游地区间或部门间矛盾比较突出或者有争议的水域,缓冲区的长度视矛盾的突出程度而定。 ⑶开发利用区,是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娱乐和净化水体污染等多种功能要求的水域和水污染控制、治理的重点水域。 其划分依据为:取(排)水口较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