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电气控制线路的分类 主电路:从电源到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大电流通过的路径。 控制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如由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继电器的触头、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等组成信号电路、保护电路联锁电路等。 三、电气控制线路的表示方式 电气原理图 根据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而绘制。电气原理图中所有元件的排列位置是根据它们动作次序并方便阅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 电气元件布置图 主要用来表明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 按照电气控制线路中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连线用规定符号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中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分是画在一起的。 四、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图原则 常态作图、主控分开、平面绘图 1、常态作图 电气控制线路中所有电器元件均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符号表示。全部电气触头以线圈失电时的状态绘出,所有开关、按钮等以不动作时的状态绘出。 2、主控分开 位置: 主电路: 左 控制电路: 右 3、平面绘图 电路用平行线(水平线、垂直线)绘出,尽量减少交叉(两线交叉连接时的电气连接点须用黑点标出),接触器等的励磁线圈尽可能按动作顺序排列。 五、电气控制线路电器元件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通电延时 断电延时 行程开关 速度继电器 例:电动机起停控制线路 图面区域的划分: 电气原理图下方的数字1、2、3等是图区编号,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避免遗漏而设置的。 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点的从属关系应用附图表示。 如 联锁规律(一): 要求甲接触器动作时,乙接触器不能动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入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反之,要求乙接触器动作时,甲接触器不能动作,则需将乙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入甲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 联锁规律(二): 要求甲接触器动作后乙接触器才能动作,则需将甲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入乙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 四、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 五、多点控制 一、行程控制 用途: 控制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行程。 控制元件:行程开关——检测位移信号,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行程控制是借助于行程开关来实现的,这种控制是将行程开关安装在适当的地点,当装于生产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撞块压合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的触点动作,从而实现电路的切换,以达到行程控制的目的。 典型线路分析:小车往返运动控制。 小车往返运动控制线路 二、时间控制 用途: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制动控制。 控制元件:时间继电器 典型线路分析: 1)三相异步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2)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特点: 自耦变压器具有多个抽头,可获得不同的变比。 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比采用串电阻降压起动效果好,在起动转矩相同的情况下,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从电网吸取电流小。 自耦变压器价格较贵,而且其线圈是按短时通电设计的,因此只允许连续起动两次。 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的特点 凡是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的三相异步电动机,都可采用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 起动时,定子绕组先接成星形,起动电压为三角形直接起动电压的 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为三角形直接起动的1/3,适用于空载或轻载起动。 三、电流控制 用途: 1)直流电动机起动控制和交流电动机转子绕组串电阻起动。 2)电动机和其它负载的过电流保护和直流电动机的励磁保护。 控制元件:电流继电器 典型线路分析: 1)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串电阻三级起动控制线路 2)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串电阻三级起动主电路 直流电动机电枢绕组串电阻三级起动控制电路 四、速度控制 用途:电动机的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控制。 控制元件:速度继电器 典型线路分析: 1)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2)可逆运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串电阻起动控制线路 时间原则控制 主电路 L1 QS L2 KM1 L3 FR KM M FU1 KM3 R2 R3 KM2 R1 3~ FU2 SB1 SB2 KM KM1 KM1 KM2 FR KM KM2 KM3 KM3 KT1 KT2 KT3 KM3 KM KM1 KM2 KM3 KT1 KT2 KT3 控制电路 KT1、KT2、KT3分别控制三个接触器KM1、KM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捕歼战斗中地排教案设计.doc VIP
- 深圳希莱恒电解质说明书.doc VIP
- 开展体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汇报.docx VIP
- 学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VIP
- 双眼视异常分析临床处理2020.pptx VIP
- 排捕歼战斗连贯演练.docx VIP
- Illustrator教程Illustrator绘图技巧Illustrator经典实例Illustrator网格工具绘制逼真花瓣.pdf VIP
- 民企混改公司合作协议书10篇.docx VIP
- 如何免费申请QQ号申请qq号方法.docx VIP
- Illustrator进阶技巧.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