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原理与应用重点.doc
1. 狭义的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纪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国外航天遥感的发展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0年4月1日,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 1,为真正航天器对地球观测开始。
196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第一次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上,美国海军研究局首次提出遥感一词。
1972年7月23日第一颗陆地卫星ERTS-1,后改名Landsat-1.
1982年7月16日,Landsat-4发射,装载MSS,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2月,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
1999年9月24日美国发射IKONOS,空间分辨率全色:1米;多光谱:4米。星下点分辨率0.82 米
2000年美国发射MODIS
2000年7月15日,第一颗重力卫星CHAMP发射,它是由德国研制,也是世界上首先采用SST技术的卫星。
3.中国航天遥感的发展
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通信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
1999年10月14日发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国-巴西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China 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
4.遥感的类型
1)按遥感平台据地面的高低划分
地面遥感:100m以下平台与地面接触,
航空遥感:100m-100km以下的平台,
航天遥感:100km以上的平台,
2)按探测波段划分
紫外遥感:波段在0.05~0.38 μ m之间。
可见光遥感:波段在0.38~0.76μm之间。
红外遥感:波段在0.76~1000 μ m之间。
微波遥感:波段在1m m ~1 m之间。(用字母编号的)
5 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美国:ERDAS、ENVI、IDRISI(Taiga);
加拿大:PCI;
澳大利亚:ER-Mapper;
中国:TITAN Image。
6.电磁波谱:按电磁波的波长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7.电磁波谱序列依次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8.极化(偏振):当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其电场强度矢量振动方向的瞬时取向,这种现象称为极化(偏振)。
9.极化的组合类型:
HH极化:发射波为水平极化,接收回波为水平极化;
VV极化:发射波为垂直极化,接收回波为垂直极化。
正交极化:
VH极化:发射波为垂直极化,接收回波为水平极化。
HV极化:发射波为水平极化,接收回波为垂直极化。
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发射率(ελ):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同温度的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之比。
12.根据物体光谱发射率,将物体分为:
绝对黑体:ελ=ε=1,总辐射通量密度:M0=εT4
灰体:ελ=ε为常数,0<ελ<1,总辐射通量密度:M=εσT4
选择性辐射体:ελ=f(λ),为变化值,0<ελ<1,辐射通量密度:Mλ= ελ· Mλ0
绝对白体(理想反射体):ελ=ε=0,M=0。
太阳的电磁辐射主要能量集中在0.2-3μm。遥感最常用的波段为:0.32-1.1μm,占太阳对地面辐射总通量密度的85%以上。
1)大气分层垂直自下而上分为:
对流层:12km。飞机。
平流层:在12-80km,在25-30km处为臭氧层。气球、喷气式飞机。
电离层:在80-1000 km。150-200km为侦查卫星,800-900km为资源卫星、气象卫星。
外大气层:1000km以上 。36000km为通讯卫星和气象卫星。
在紫外、红外与微波区,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
15.散射的方式: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均匀散射
瑞利散射:大气中不均匀的颗粒直径远小于入射电磁波波长时,发生的散射。例:天空呈蓝色,蓝色波长短,散射强。
米氏散射:大气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与入射电磁波波长同数量级时,发生的散射。例:当天气不好或者有大气污染的时候,空气发生米氏散射,这时的天就是灰蒙蒙的。
均匀散射 :大气中不均匀颗粒的直径远大于入射电磁波波长时,发生的散射。
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射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0.30-1.15μm大气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波段、部分紫外波段和部分近红外波段,遥感技术最主要的窗口之一。
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ρ=Eρ/E
反射波谱特性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物体的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红边: 一般为680-750nm波长范围内反射率光谱的一阶微分最大值对应的波长。
红边位移用于植被的定量遥感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pdf VIP
- 200句搞定高考词汇.pdf VIP
-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HITACHI日立空气净化器EP-A5000.doc VIP
- 16J604 塑料门窗(建筑图集).docx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解答题专题训练 (12)(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药店员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ACP云计算考试题库.pdf
- 2025年及未来5年高级铝制品项目市场数据调查、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