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损害的岩石力学-水化学耦合作用的研究进展.pdfVIP

储层损害的岩石力学-水化学耦合作用的研究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层损害的岩石力学-水化学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吴 娟 康毅力 张 浩 游利军 李前贵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摘要:以往研究储层的应力敏感性损害多是从纯粹力学角度出发的,针对油气藏和工程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要重 视力学—化学耦合作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压溶作用机理,明确了压溶作用最终导致裂缝闭 合,岩石渗透率下降具有不可逆性。压溶作用机理有3种基本模式,即水薄膜模式、岛状沟道构造模式、格莱茨模式。 压溶作用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矿物溶解性、流体化学性质、流体饱和度。水化学作用对恒定围压下裂缝 渗透率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必须重视水化学效应对力学效应的影响。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压差使其保持恒 定,防止应力敏感损害储层,并尽可能地避免滤液侵入油气层,特别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压溶的作用导致渗透率下 降的幅度更大。力学—化学耦合作用还弱化岩石结构面的连接,扩大裂缝宽度,岩体强度急剧下降,导致诱发性井 漏发生。研究岩石力学—水化学耦合作用对于保护储层、优化裂缝性油气藏工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储层损害;储层保护;岩石力学;水化学;力学-化学耦合;应力敏感性;压溶 在钻开油气层及测试过程中,裂缝性储层不但存在与常规孔隙型储层相似的损害机理,例如滤 液侵入、固相颗粒堵塞,而且还有其特殊的损害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应力敏感性损害。在油气藏开 发过程中,随孔隙压力下降,储层岩石的有效应力增加,作为油气通道的裂隙及孔喉都将趋于闭合, 从而引起储层渗透率大幅度下降,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从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应力敏感性损害 的突出表现为,随着地层压力的衰竭,有效应力增加,综合作用导致产量急剧下降。应力敏感性从 提出至今已逾五十年,其间许多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系统研究了影响应力敏感性的各种因素, 建立了实验评价方法和理论预测模型,实际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将在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评 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水化学作用机理进行综合分析,阐明力学—化学耦合作 用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这将有助于评价储层在高温高压下裂缝宽度变化和储层渗透率变化,为在 钻完井和开发过程中有效的保护储层提供依据。 1储层应力敏感性损害研究评述 [1] 1952 年Fatt 和Davis 发现储层渗透率随上覆岩层压力增加而降低 ,Elkins 和Skov (1960)也 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从而提出应力敏感性的概念。此后,人们逐渐应用应力敏感性来解释油气生产 中遇到的实际问题,Engelder 和Scholz (1981)、Kranz et al (1991)、Buchsteiner et al (1993)分别 指出天然裂缝性储层连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压力降低造成的有效应力增加引起的。 Buchsteiner (1994 )和Schutjens (1996)通过研究指出,岩石的孔隙结构在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 [2] 当其承受的有效应力升高时,裂缝会发生收缩式闭合;当有效应力降低时,裂缝会发生相对膨胀 。 随着对应力敏感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并着手制订应力敏感性的实 验方法和评价指标。Jones 通过实验观察得到天然裂缝的渗透率与有效应力的关系式,后来 Jones 和 本文由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PLN9720 )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2ZQ026-042)资助。 作者简介:吴娟,女,硕士生。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储层损害与保护理论及技术研究。地址:四川成都新都 区西南石油大学油井完井技术中心,邮编610500;电话(02883033042(O);Email:rockwj@163.com 。 [3] Owens (1980)一起发现此关系式对致密砂岩气层也适用 ;Walsh (1981)基于裂缝面凹凸点指数 [4] 分布假设得到经典的裂缝渗透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