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漳州师范学院2003-2007年课程建设规划.doc
漳州师范学院2003-2007年课程建设规划
漳师院[2003]101号
近年来,为适应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等重要文件,对扩招后高校的专业调整和质量保证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2003年,教育部又开始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意在大力推进高校课程建设。
我院自2000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来,在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同时,也开始面临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规划未来课程建设的发展方略,对于进一步推动我院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院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院课程建设与评估工作始于1994年。在1994年和1995年先后组织实施两批院级合格课程、优秀课程评审工作,在取得一定建设经验之后,我院曾于1996和2000年分别制订了《漳州师范学院1996-2000年课程建设规划》和《漳州师范学院2001-2005年课程建设规划》,在“统筹规划、分批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建设方针指导下,我们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重心,通过建立健全评估验收制度,逐步完善课程条件,不断提高课程水平,促使我院的课程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目前,全院共有院级优秀课程22门(其中21门必修课,1门选修课),重点课程28门,省级优秀课程5门,省级重点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立项项目4项。
随着我院近年来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建设步伐加快,课程教学质量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些旧的课程建设标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时办学条件下对课程教学的新要求,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更新也迫在眉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院现有课程状况已经和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伴随着专业规模和数量的迅速增加,课程总数也急剧增长;二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各专业课程结构均做了较大的调整,课程类别和具体内容有新变化;三是各门课程的师资、设备等条件也在不断变动之中,造成了原有课程实际水平的或升或降。因此,很有必要修订课程建设规划,通过调整和制定新的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对目前我院已通过验收的部分课程的建设水平状况予以重新评估和认定,同时,启动新一轮课程建设工程,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
二、今后五年我院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
(一)基本目标
从2003年-2007年,我院课程建设的发展目标是:本着“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旨在提高”的指导方针,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院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重点课程、优秀课程建设为重心,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导向,逐步完善课程体制,不断提高课程水平。5年内各专业力争建设院级重点课程、优秀课程2门以上,院级精品课程1-2门。争取10-15门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省级精品课程3-5门。
(二)基本思路
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围绕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会创新”这个核心,搞好课程的定位,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今后五年的建设重点是:
——以课堂时间的压缩调整为契机,深入进行课程体系研究,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坚持厚、新、精、实的课程建设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改革公共外语教学,并在必修课程中逐步实施双语教学。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积极资助教师从事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力求尽快使必修课的多媒体、教学课时达到30%以上。
——鼓励开设反映学科前沿性成果的新课程,不断增加全校公共选修课程;注重文理渗透,并逐步形成文化素质建设系列课程。
——调整和充实专业模块选修课程,初步构建适应社会市场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模块选修课程体系。
——尝试辅修课程组的开设,为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提供有利条件。
——强化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努力建设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
——积极开发和建设一批受益面广、影响大和效益高的网络课程重点课程。
——全面启动教材建设工程,鼓励教师独立或合作开展各级各类优质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
——加强课程管理,制订和实行新的课程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评估体系。
(三)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院、系各级行政领导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亲自组织本部门课程建设的规划、执行和评建工作。各部门的课程规划及其分年度执行情况,将作为部门教学评价和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2、加大投入。为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设立课程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5万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降钙素原抗体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4年.pdf VIP
- 2013-2022同等学历申硕学位英语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题库1-10.docx VIP
- 内部培训刑法知识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下载.pdf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车载摄像头模块组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中国油田分布明细-含分布图.docx VIP
- 6.4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原理讲解).pdf VIP
- AIGC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保护中的应用探索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