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方式3-2托收new.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结算方式3-2托收new.ppt

托收主要内容: 一、托收定义及当事人责任 二、托收的种类 三、托收的风险及防范 四、托收中的融资 一、托收定义 托收(Collection)是出口方委托本地银行根据其要求通过进口地银行向进口方提示单据,收取货款的结算方式。 商业信用 出口商主动催收款项,属于逆汇 二、托收当事人及其责任 1.委托方(Principal) 委托人在贸易合同下的责任: 按时按质按量装运货物;提供符合合同要求的单据。 委托人在委托代理合同下的责任: (1)填写委托申请书,指示明确; (2)对意外情况及时指示; (3)承担收不到货款的损失。 2.托收行(Remitting Bank) 托收行责任: (1)审查委托申请书,核对单据; (2)缮制托收委托书; (3)按常规处理业务,并承担过失责任。 3.代收行(Collecting Bank) 代收行的责任: (1)审查委托书,核对单据; (2)代收行有保管好单据的责任; (3)及时反馈托收情况; (4)谨慎处理货物。 4.付款人(Payer或Drawee) 付款人的责任:履行付款义务 托收的特点 1、结算的基础仍是商业信用,“收妥付汇、实收实付”。 2、出口商与托收行之间、托收行与代收行之间只是一种代理关系。银行的作用仅是委托代理和接受委托代理。 3、是逆汇方式,即出票法。 4、比汇款结算方式安全,资金负担仍不平衡,比汇款的手续稍多、费用稍高 三、托收的种类 1、光票托收(Clean collection) 光票托收是指出口商仅开具汇票而不附商业单据(主要指货运单据)的托收。 光票托收的汇票,在期限上也应有即期和远期两种。但在实际业务中,由于一般金额都不太大,即期付款的汇票较多。 2、跟单托收(Documentary Collection ) 跟单托收是指附有商业单据的托收。卖方开具托收汇票,连同商业单据(主要指货物装运单据)一起委托给托收行。 跟单托收也包括不使用汇票的情况。 实质要件:代表货权的运输单据。 付款交单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D/P) 即期付款交单(D/P at sight) 远期付款交单(D/P at…days after sight) 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D/A) (一)即期付款交单程序(D/P) (二)远期付款交单程序(D/P) [案例3-2] D/P的损失案 [案情] 某外贸公司与某美籍华人客商做了几笔顺利的小额交易后,付款方式为预付。后来客人称销路已经打开,要求增加数量,可是,由于数量太多,资金一时周转不开,最好将付款方式该为D/P AT SIGHT。 当时我方考虑到采用D/P AT SIGHT 的情况下,如果对方不去付款赎单,就拿不到单据,货物的所有权归我方所有。结果,未对客户的资信进行全面调查,就发出了一个40’货柜的货物,金额为3万美圆。事情发展极为不顺。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客户借口资金紧张,迟迟不去赎单。10天后,各种费用相继发生。考虑到这批货物的花色品种为客户特别指定,拉回来也是库存,便被迫改为D/A 30天。 可是,客户将货提出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到涉外法律服务处与讨债公司一问才知道,到美国打官司费用极高,于是只好作罢。 [分析] 出口公司要从中吸取教训,以下几点引起重视: 1.如下现象应引起注意,客户在开始时往往付款及时,后来突然增加数量,要求出口方给予优惠的付款条件如D/P、D/A或O/A(OPEN ACCOUNT)。如果出口公司答应客户条件,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2.出口公司在接受客户D/P条件后,客户没有付款赎单,反而提出D/A30天。出口应考虑到D/A的风险和后果。 ——摘自《国际商报》2000年 (三)承兑交单程序(D/A) 四、 托收风险及防范 (一) 托收风险 从信用角度看,托收是出口商凭进口商的信用收款,属于商业信用。 不同的托收种类其风险和损失的程度是不同的。 [案例3-4]出口商如何防范采用D/P的风险? [案情] 2001年5月份D公司开始与一美商开展贸易活动,并在6月份成交一笔生意;美商进口一个20’柜的台面板,条款为L/C at sight;现在美商对该期货物质量反映良好,并发函预定另一20’柜台板,条件为D/P at sight,原因是做D/P比做L/C省钱。 D公司因历来没做过D/P at sight,怕有风险,有哪些预防措施可防患于未然? [分析] 1.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D/P AT SIGHT与L/C AT SIGHT相比 2.与其他支付方式相结合 合同的条款 ①付款交单(D/P at sight)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