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doc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答:(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 贯众为蕨类植物的带叶柄基的干燥根茎 根茎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块根 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及根茎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 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鳞茎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鳞茎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块茎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藤茎 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藤茎 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藤茎 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藤茎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树皮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 树皮 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树皮。 树皮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叶 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叶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 花冠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果实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草质茎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地上部分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菌核 橄榄科植物乳香树、鲍达乳香树.、野乳香树等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油胶树脂 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植物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油胶树脂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新修本草》官修中药著作,唐代苏敬等撰。世称《唐本草》。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一)植物药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二)动物类
因原动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也不相同。以成虫入药的,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等。
(三)矿物药类
全年均可采收。
1).虫蛀? 药材被虫蛀后,对药材的破坏性甚强,且引起药材变质。
2).霉变? 感染霉菌的药材会霉烂变质,失去药效,或产生毒素。
3).变色? 药材变色是药材成分和品质变化的标志,引起的原因有多种。
4).走油? 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药材的走油与贮藏中温度高和时间久有关。
5).风化? 药材在空气中失水,或使成分流失,功效减弱,如明矾、芒硝。
6).自燃? 是药材自动燃烧起来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富含油脂或水分含量过高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局部温度先高热碳化而自燃。
其目的是促使鲜药材的干燥,符合医疗应用要求和商品规格,便于包装、贮藏、运输,保证药材质量。晒干利用阳光和户外流动的空气将药材晒干。烘干利用烘房或火炕低温烘烤,使药材干燥。阴干阴干法是把鲜品置于室内或棚下通风较好的地方,促使水分自然蒸发而得以干燥的方法。 (一)国家药品标准
1、《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共颁布了九版,1953(一部)、1977、1985、1990、1995、2000(二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由凡例、正文、附录、检索组成。2005,2010(三部),三部生化药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药品标准》)。与药材相关的有
(1)中药材部颁标准:中药材、藏药、蒙药、维药等
(2)进口药材部颁标准 《43种进口药材质量标准》
(二)地方标准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 多是国家药品标准未收载品种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炮制规范
韧皮部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其他鉴定方法和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