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硫酸生产的方法.doc
1. 硫酸生产的方法
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用绿矾(FeSO4·7H2O)为原料,放在蒸馏釜中煅烧而制得硫酸。在煅烧过程中,绿矾发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与水蒸气同时冷凝,便可得到硫酸。
????在18世纪40年代以前,这种方法为不少地方所采用。古代称硫酸为“绿矾油”,就是由于采用了这种制造方法的缘故。?
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是制硫酸的关键,但这一反应在通常情况下很难进行。后来人们发现,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可以使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然后用水吸收,即制成硫酸。根据使用催化剂的不同,硫酸的工业制法可分为硝化法和接触法。?
硝化法(包括铅室法和塔式法)是借助于氮的氧化物使二氧化硫氧化制成硫酸。其中铅室法在1746年开始采用,反应是在气相中进行的。由于这个方法所需设备庞大,用铅很多,检修麻烦,腐蚀设备,反应缓慢,且成品为稀硫酸,所以,这个方法后来逐渐地被淘汰。?
在铅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塔式法,开始于20世纪初期。1907年在奥地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塔式法制硫酸的工厂,其制造过程同样是使氮的氧化物起氧的传递作用,从而氧化二氧化硫,再用水吸收三氧化硫而制成硫酸,不同的是该过程在液相中进行,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都大大优于铅室法。塔式法制出的硫酸浓度可达76%左右,目前,我国仍有少数工厂用塔式法生产硫酸。?
硝化法的反应历程较复杂,但可用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
反应中所需的NO由硝酸供给,氧气来自空气。?
接触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它创始于1831年,在20世纪初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到20世纪20年代后,由于钒触媒的制造技术和催化效能不断提高,已逐步取代价格昂贵和易中毒的铂触媒。世界上多数的硫酸厂都采用接触法生产。?
接触法中二氧化硫在固体触媒表面跟氧反应,结合成三氧化硫,然后用983%的硫酸吸收为成品酸。这种方法优于塔式法的是成品酸浓度高,质量纯(不含氮化物),但炉气的净化和精制比较复杂。?
2. 制造硫酸的原料
制造硫酸可以用硫黄、黄铁矿、有色金属冶炼厂烟气、石膏等作原料。从基建投资、加工费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硫黄制酸装置均优于黄铁矿制酸装置。只要能以合理的价格得到硫黄,通常硫黄是制硫酸的首选材料。另一方面,由于有色冶金工业的发展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制酸的产量逐年增加。相反,黄铁矿制酸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硫酸生产的原料构成为:?
硫黄??? 黄铁矿??? 其他?
65%??? 16%????? 19%(有色冶金烟气占3/4)
我国硫酸生产的原料构成如表1-1所示。?
表1-1?1988年—1992年中国硫酸生产的原料构成/%?
?
3. 我国的硫黄与黄铁矿资源?
我国的天然硫资源缺乏,而且开采条件比较复杂,故产量不大。回收硫黄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每年约从炼油回收硫黄8万吨,从天然气加工回收硫黄9万吨。以黄铁矿为原料炼硫年产量10余万吨。?
表1-2?中国硫产量/1×104 t?
国外硫黄的主要来源是从炼油和天然气中加工回收。1995年世界硫黄产量为3 600万吨。
我国的黄铁矿总储量为46.35亿吨,其中工业储量为14.27亿吨,平均含硫量为17.57%,且大多数是小矿、贫矿。?
表1-3中国硫酸和黄铁矿产量及其预测/1×104 t?
今后趋势是黄铁矿将供不应求,缺口逐渐增大。
4. 硫黄制酸与黄铁矿制酸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
硫黄制酸比黄铁矿制酸生产流程短,设备少,占地少,因此前者投资省,建设周期短。硫黄制酸的生产简单稳定,容易操作,易于实现全自动控制,原料运输量小,三废治理量小,操作人员少,劳动生产率高,易于装置大型化。这些可从表1-4看出。
表1-4?某厂两种年产8万吨硫酸装置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
硫黄制酸成本略高于黄铁矿制酸,那是由于原料硫黄需要进口。如果生产装置大型化,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优势,则可做到生产成本与黄铁矿制酸相当或略低。
5. 关于制硫酸时不用水吸收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的问题?
三氧化硫被水吸收生成硫酸,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从化学方程式上看,吸收三氧化硫似乎可以用水。但实际上用水吸收的效率很低,并得不到较高浓度的硫酸,这是因为水的表面上有很大的水蒸气分压,也就是说,在气相中水蒸气分子数很多。三氧化硫跟水蒸气分子迅速结合,生成硫酸分子,由于来不及溶解在水里,在气相中即发生硫酸蒸气的过饱和现象而凝成酸雾。酸雾比硫酸分子大得多,且又悬浮于气相中,运动速度慢,使进一步吸收三氧化硫发生困难。?
据实践证明,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时,能达到很高的吸收率。?
当使用硫酸的质量分数低于98.3%时,发生的情况与用水吸收三氧化硫相似。这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气相中的三氧化硫被酸液吸收后,即跟酸液里的水分子结合生成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 多元函数.doc
- §2.3 公式法.doc
- (2012版)《重要学术期刊目录》(试行)修订说明.doc
- -产品特色:.doc
- 0701方便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版).doc-附件11.doc
- 1 不同类型蝶阀的结构特征与密封原理.doc
- 1-5月份各镇办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汇总表(一).doc
- 1. 复制文件:.doc
- 1. 姐妹 s n..doc
- 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且。.doc
- 中国景观设计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pptx
- 新时代背景下智能精准教研对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中国静脉产业园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小学语文:80℃高温下的诗歌创作与鉴赏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二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每日一练,共27份).pdf
- 小学艺术教育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教育中AI辅助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历史写作中的历史事件原因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4-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上海市各区语文二模题目分类-说明文阅读-答案.docx VIP
- 材料销售挂靠协议书.docx VIP
- DBJ_T03-113-201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pdf VIP
-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每节课(分层作业)汇编(含四套题).doc VIP
- 韩国电影幻灯片.ppt VIP
- 02s404防水套管图集.docx VIP
- 一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个案护理课件.pptx VIP
- 2007维拉克斯 3.8 维修手册.pdf VIP
- [山东]社区服务中心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土钉墙)15984.doc VIP
- 804-22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