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簇的密度泛函第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函数B3LYP/LANL2DZ对nAlm(X=Au,Ag,Cu;m+n=5)二元团簇可能的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了nAlm(X=Au,Ag,Cu;m+n=5)团簇的可能基态构型,计算了结构的Au2Al3和Cu2Al3分子体系的结合能最大,结构最为稳定。 关键词 nAlm(X=Au,Ag,Cu;m+n=5)团簇;密度泛函理论;结合能;垂直电离势;垂直电子亲和势 Abstract Cluster physics has developed to be a new cross-cutting subject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nuclear physics and even environmental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In this paper, the possibl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of X n Al m (X = Au, Ag,Cu;m+n=5) clusters are optimized by mean of the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DFT). The ground state equilibrium geometries and the binding energies of XnAlm(X=Au,Ag,Cu;m+n=5) clusters have been calcul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binding energy of Au2Al3 and Cu2Al3 is larger than others, which means that it is more stable. Meanwhile, the HOMO-LUMO gaps, the vertical ionizations and vertical electron affinitie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XnAlm(X=Au,Ag,Cu;m+n=5)clusters;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binding energies; vertical ionizations; vertical electron affinitie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1.2 基本内容 3 第二章 计算方法 2.1密度泛函理论 第三章 结构研究 3.1团簇的基态构型 6 3.2团簇的结合能 8 3.3 垂直电离能、 10 结论 5 参考文献 致谢 8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由于工业应用中的,团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团簇的结构,能量和稳定性的研究对于探讨与表面有关的现象,例如表面化学反应、晶粒生长和催化剂烧结等具有现实意义。在实验方面,以化学反应为探针研究了多种金属团簇的结构特征[1,2]采用了多种计算方法,如:从头计算法、分子动力学、小核实赝势和密度泛函等,对团簇的结构和能量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工作表明,应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金属团簇尤其是金属团簇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实验手段的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混合/掺杂团簇,特别是含贵金属元素铜、银和金的合金团簇,在团簇作为基元构造新材料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光、光敏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等现代材料的探索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含贵金属铜、银和金(Cu, Ag, Au)的团簇深感兴趣,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做了大量的研究[-9]。除此之外,人们对贵金属金、银和铜与IIIA族元素组成的体系也做了一些研究。如在实验上,Yamada 等人[] 采用时间飞行质谱法研究了金属合金团簇 MnXm (M=Cu, Ag; X=Al, In)的幻数问题; 2001年,Thomas等人[] 分析了Cu-Aln-合金团簇的质量丰度谱,他们发现n=6、13、19和23是其幻数;Kumar等人[]用采用γ和电子放射方法制得了Tl/Cu合金团簇。在理论上,Rajendra等人[]研究了Al12M和Al13M (M=Cu, Ag, Au)体系的几何构型和能量;国内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王红艳等[]研究了AunXm (n+m=4; X=Cu,Al,Y)混合小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15]研究了Aunm (n+m=5)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但就我们目前的知识,还没有发现对体系的几何构型、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1.2 基本内容  团簇对Au和Al均采用相对论有效小核实赝势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