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1探究世界的本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1探究世界的本质.doc

N1探究世界的本质 10.N1、N2、O3、P1[2012·安徽卷] 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10.D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人生观、对立统一、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项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B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C项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故选D项。 36.N1、O1、O2[2012·福建卷] 图(a)、图(b)蕴涵的哲理有(  ) ①图(a)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b)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a)、图(b)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a)、图(b)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6.C [解析] 本题采用经济图示考查哲学原理,主要考查了规律、联系、发展等知识。图(a)是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图示,供求关系变化,价格也发生相应变化;图(b)是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图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污染逐渐加重,达到峰值后会逐渐减轻。这些体现了④。把握这些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故①正确。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故②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③与题意无关。 26.N1、P1[2012·江苏卷]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得益于它坚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坚持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故①②应选。题干讨论的是历史观,而不是自然观,③不选。题干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而不是上升性,④不选。 27.N1[2012·江苏卷]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27.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抓住题干中的“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像闪光一样短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类似,都否认了相对静止,故选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A、C不选。“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不选。 28.N1[2012·江苏卷] 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28.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规律的知识。漫画《破旧立新》讽刺的是不顾文物保护的客观规律,破坏文化故居的错误做法,故启发人们办事情要尊重规律,不能盲目蛮干。故选C项。 27.N1[2012·浙江卷]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7.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普遍性、意识的能动作用。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体现了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也说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②③正确。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和规定性。④错在“根本出路”上。 [2012·江西省红色六校联考]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