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破格录用公务员的法学思考
发布日期:2009-06-18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摘要】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是公务员录用制度的重要原则,但近年我国出现了部分破格录用公务员的情况。破格录用公务员有违行政法治的理念,但完全否定又无疑意味着对“部分人才”的禁锢。考虑到不拘一格录用人才的价值与意义,应区分不同情况,对真正“怀才不遇者”通过制度化、法治化的举措为其敞开行政大门,即坚持“法治”下的解决,此未尝不是一种合法、有效的途径。
【正文】
公务员一般指依法定方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中工作,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1]149 对此,可在三方面理解:一公务员是经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人员;二公务员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中工作的人员;三公务员是在国家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其中,“经法定方式和程序”,不仅体现我国依法行政的行政法,原则,也体现行政公开、公正、公平的行政程序原则,但愈演愈烈的公务员破格录用却与此相背,值得深思与探讨。
一、 有关公务员破格录用的简述
近年,公务员破格录用愈演愈烈,其合法性、合理性遭受质疑无可辩驳,是理性与感性的较量。即使支持此种做法的人其也仅局限于感性、短浅、局部性认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古代“招贤纳士”口号是否还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的今天?笔者认为:只有在比较中才会有所发现:
1、类似公务员破格录用现象在古代的存在形式及分析
作为古代官员选拔的“科举制度”,其类似于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与之相对应,在古代,类似于现代公务员破格录用的则当属“举孝廉制度”。之所以作此对应并非因“举孝廉制度”是作为古代当时常态下选官制度的例外而存在,而在于两者本质的相似性。
孝廉,是孝顺和廉洁的意思,做人能尽孝道,做事能廉洁正直,其初衷是为朝廷物色人才。起初,有的地方官忙于政务而疏于举孝廉,汉武帝还为此动过怒,对举之不力者加罚。因此,孝子廉吏不绝于途,汉朝确实在相当长时间内,从这项制度中获得过不少治国之才。 [2]这表明,举孝廉制度在古代一定时期内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后来举孝廉制度沦落,就有民谣唱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样尖刻的讽刺活生生地揭露了选拔、任用人才尴尬一面。
客观说,在当时举孝廉是一开明的纳贤之法。但实施中,因被举“孝廉”就等于获得参政入仕资格,而每郡满二十万户才举一个,机会稀缺,请托舞弊之风随起。因托得举者,往往对原察举他的官宦后代再加察举,一些显赫门第无异于获得世袭特权。如:曹操,一个“八旗子弟”,祖宗三代在朝庭做大官,二十岁被举孝廉,这不过是其晋升的一道程序,其杀人如麻的残暴行径绝对和孝廉挂不上钩;刘备,虽皇族,但已不在“八旗子弟”之列,虽在地方上有点小名声,但谁会举他作孝廉?诸葛亮,一个古往今来没有多大争议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物,有人举荐他吗?没有!要不是那场战争把两位推上历史舞台,今天的我们有可能知道刘备和诸葛亮吗?
2、现代公务员破格录用的类型化分析
公务员破格录用的出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综观其存在理由或产生原因,可对其分门别类以加强对此种做法的了解与认知,从而有利于在根源上寻找解决之法。
一类为作为“奖励措施”存在的公务员破格录用,对其作进一步条分缕析,又可细分为“见义勇为型”与“社会贡献型”。前者如2003年,琼海市民黄某因与犯罪分子搏斗多次受伤,为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根据海南省综治委意见,破例拨出编制录用其为公务员;后者如2004年的一期《瞭望周刊》刊载:“近十年,河北清河县、吉林省江源县两地共将几十名私企纳税大户破格提拔为副科级公务员,且许多为县机关部门或乡镇的副职等实职。”
另一类为作为“抚慰措施”存在的公务员破格录用,主要表现为军警人员因公牺牲,出于对牺牲军警及其亲属的抚慰心理,将其亲属破格录用为军警人员:如1999年5月27日,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桥铺派出所民警芦振龙,与歹徒搏斗身中21刀壮烈牺牲,市政府追认其为烈士,其妹被吸收为公安民警;2006年8月12日,沙区公安分局曾家派出所民警何伟因救火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被授予 “烈士”称号,其妹经特批加入公安队伍; 2009年2月20日,涪陵区公安局敦仁派出所民警周鑫突闻群众呼救,赤手空拳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而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其妹被破格录用为派出所民警。
公务员破格录用虽因各种原因而产生,以各种形式而存在,但其本质均为感性与理性的博弈,人治与法治的较量。“情”与法孰轻孰重?因“情”而废法,还是法不容“情”?此似乎为“两难境地”,其实不然,关键在于“法治理念的坚定”。同样处于“情”与法两难困境的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