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doc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长阳一中 陈蓉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人物分析方法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主要段落语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悟梁任公的真性情和爱国情怀,唤起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过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箜篌引》的理解和赏析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诵《少年中国说》、导读学案中的片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崇敬之情及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解题:把握文章思路,助于学生宏观把控 2、用摘录法摘取概括文中重要部分的段意 (三)品悟探究之一:品人 1、学生与作品作者交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思考,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围绕“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的形象特点。 2、学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带着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开讨论,最后拿出小组的意见,通过探究,认识课文于记叙中描写了人物出场,肖像,开场白语言,声音,内容,讲演时的神态、动作。从而认识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 3、教师与学生交流: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注意精要点拨并给予及时明确的肯定。 4、备注:要强调告诉学生学习方法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四)品悟探究之二:(难点)《箜篌引》《桃花扇》 (“有学问”,“有文采”这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重点分析“有热心肠”) 1、先生为何开篇讲到《箜篌引》这首古诗? 明确:有一狂夫,披发提壶,涉河而过,被水冲走,其妻紧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绝,对江弹箜篌,一曲终,遂投河。王国维先生曾评:“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渡河人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但他为何毅然而行呢?是什么让他赴河而王呢?是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这种疯狂的人格力量就是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义无反顾,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视死如归。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们明知变法会流血,会牺牲却依然坚定地实施变法的执着与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讲时的哀痛可想而知。他为牺牲的战友而哀,为百姓而哀,为国家而哀。 2、先生讲到《桃花扇》,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祯的死,大明王朝的灭亡;梁启超悲的是变法的失败,光绪帝被囚禁。他为国家悲,为民族悲,为百姓悲。 引》,加深学生对任公忧国忧民的理解) 3、为何讲到杜甫的诗,“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此诗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为国家而忧,为百姓而忧。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久久压抑在杜甫心头的阴霾终于烟消云散,他自然喜极而泣。任公也处于乱世之中,杜甫的喜与忧他感同身受。满腔的爱国热情。 (以前两个问题为基础,进一步分析《箜篌 (五)板书设计 品人:肖像:????? 短小精悍 开场白语言:? 独?? 特 声音:?????? 沉着有力 内容:?????? 丰富有趣 讲演时的神态动作: 生动有趣 ??? ?????——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 品文:凸显人物个性 (六)总结 梁任公为革命奔走呼号,向死而生;为学术筚路蓝缕,笔耕不辍;为学生他强忍病体,孜孜不倦。我苍白的语言无法诉请先生才情之万一。斯人虽逝,精神长存。先生的谆谆教诲依然如黄钟大吕般响彻耳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