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春》第一课时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上《春》第一课时教案.doc

七上《春》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写法。 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4.揣摩、品味本文鲜明、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5.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2.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法国有一位雕刻家,叫罗丹。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相信大家一定听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美。春天也是一种美,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力量。(配音乐《春天在哪里》并欣赏一组展示春的图片)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过春天,歌颂过春天,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朽的篇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美春的颂歌,学习的重点是要体会春天美在哪里。他的作者是——朱自清。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绿》    sǎn)在草丛里    酝酿(yùn niàng)  (hè) 晕(yùn) 蓑(suō)  水涨(zhǎng)  薄(bó)烟    明确:五幅图: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盼春;第二部分:绘春;第三部分:赞春。 三、合作探究 (一)本文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全文的? 这里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来描绘春天。文中写了“山、水、太阳”,总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整体轮廓。 (二)盼春:请同学朗读第一段,注意读出作者期盼的语气。      明确:(比喻,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 3、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排列有序,不能调换。 四:布置作业: 1、各小组探讨各段应该如何朗读 2、尝试背诵 1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