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下求索.doc

上下求索 ——看三年来安徽卷中开放式试题的命制 安徽省萧县中学 梁军峰 【内容提要】 通过对近三年安徽历史卷第37题的比较,感受命题者在命制开放式试题上面作出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正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兴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开放式试题在各地的高考历史试卷中应运而生。安徽卷从2012年开始出现这一题型,如今已历三年,好好审视三年来的安徽历史卷,我们能够体会到命题者们在这一题型上的谨小慎微和不懈探索。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三年的高考阅卷,下面结合学生答题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2012年高考安徽历史卷第37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 试题第一小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让学生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背景知识来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第二小题是开放式试题,是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但难度并不大,一方面第一小题已经做出了示范,另方面论点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考生就是材料三的观点。试题的要求比较含糊,既有“结合材料”,又有“运用所学知识”,在批阅试卷时就遇到了既有用材料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知识作为论据进行论证的,也有采用与材料无关的的一些史料进行论证的,还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论证的。这虽然在论据的采用上显示了考查的多样性,但论点是一定的,对学生多样性思维的考查仅限于浅表的记忆层面,对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考查没有涉及。难道是命题者考虑到安徽省初次引入这一题型,暂时只能浅尝辄止,以后慢慢过渡?不过这一题型的出现确实给安徽省的高中历史教师提了个醒:死记史实或死记结论的教法要改一改了,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也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013年高考安徽历史卷第37题 材料一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亨宗庙;三思立,庙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宁,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材料二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总共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七中有如下描写:“欲称闺门卸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西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材料三 中国妇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体上的。……我以为按照中国妇女地位,再决定“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之前,更要紧的问题,是决定女子也是个“人”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这就是中国的妇女不自算是个“人”的铁证。所以总过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道别的问题,才能够说到和别人同等权利。 ——陈独秀《我的妇女解放观》(1921年3月8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6分)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9分)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末民初有关妇女解放的主要史实,并对上述三则材料所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