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荐】.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荐】.ppt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群体事件的预防与心理压力的应对 肖 仲 辉 一. 当前我国社会的宏观形势与基本任务 二. 预防群体性事件的策略、经验和教训 三. 关于压力应对与心理调适的方法技巧 一. 当前我国社会的宏观形势与基本任务 (一)当前我国社会潜在的危机 --- 社会危机:警惕由贫富悬殊引发的群体风潮,… --- 为什么说潜在…? 社会危机:警惕由贫富悬殊引发的群体风潮,…(问题的实质:经济利益的矛盾) --- 贫富悬殊世界领先; --- 仅占12%的人,却拥有80%的银行存款; --- 仅东莞市一个城市的居民银行存款额,就超过甘肃省全省居民的银行存款额。 --- 什么叫做“富可敌国” ?! --- 极大的贫富悬殊会带来什么后果?! --- “不患贫,患不均” (例:中国共产党闹革命) --- 社会动乱的根子和实质是经济利益的矛盾。 应当指出,经济利益的矛盾是滋生群体事件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直接和间接:汉源和瓮安)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部工作,无非做好两件事情: (1)千方百计地提高效率; (2)千方百计地实现公平。 --- 单做某一件容易!(但负面效果产生) --- 两件合起来做困难!(构建和谐社会) (3)在既提高效率和又实现公平这对矛盾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结合点。(共同富裕) 2. 前25年,…,现在,…。 二. 预防群体事件的策略、经验和教训 (一)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牢牢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 二. 预防群体事件的策略、经验和教训 (一)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牢牢树立执政 为民的思想观念。 1. 印度和俄罗斯的经验和教训: --- 印度:从人民党的瓦杰帕依落选,到国大党的辛格上台。 --- 瓦杰帕依犯了什么错误? --- 俄罗斯:从普京出重拳打击霍多尔科夫斯基,到广大民众疯狂拥戴普京连任总统。 --- 普京立下什么功劳? (1999至2006年,俄罗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5倍) --- 对比印度的瓦杰帕依和俄罗斯的普京,经验和教训不言而喻,十分鲜明。 2.党中央、国务院旗帜鲜明:“改革开放的成果要全国人民共享”,“要阳光普照”。 ---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中央做到了,然而,基层社会呢? (如四川汉源、贵州瓮安、云南孟连?) ---反思的结论(1):制定政策要向大多数人倾斜。 (二)整饬吏治,打击腐败,坚决制止官场不正之风泛滥和蔓延。 1.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是腐败惹的祸! (1)海军副司令员王守业 (2)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 (3)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4)巫山交通局长晏大彬(2226万元!) (5)5年来,贪污受贿10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3929人,其中,厅局级930人,省部级35人。 --- 刘书记:一旦灾民造反,你我死无葬身之地!(第一期灾后重建培训班讲话) 2. 社会毒瘤:官场潜规则的腐蚀作用! (1)潜规则的厉害:不要你喜欢它,只强迫你服从它! --- 某乡镇:掂量再三,不得不从! (2)当大家都这样的时候,你不这样,你反而成了另类… --- 陕西李评:镇坪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 (3)任何敢于跟潜规则对着干的人,必须要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 湖南高洁: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 但…,雷…,高…。 3. 社会道德的底线:士大夫不可以无耻! --- 邓小平:经济搞上去了,… --- 关于不同届面群体之社会道德的说法 (一位学人的观点) (1)一界草民 (2)无商不奸 (3)士 大 夫(一个朋友的故事) --- 反思的结论(2):管好领导干部这支队伍。(机制问题) (三)回避重要的关键问题,给后来留下怨恨的祸根和种子。 “ 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绝不能麻木不仁。” —— 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 --- 何谓“重要的关键问题”? . 所谓“重要的关键问题”,是指涉及到改变一个人或一家人的人生轨迹或人生道路的问题。 这类问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休戚相 关的特大问题。回避这类问题,人们会因此耿耿于怀,心存怨恨,从而成为社会生活中或早或迟要暴发出来的隐患和祸根。 (改变人生轨迹的例证:宋馨怡;教学楼) --- 改变人生轨迹或人生道路的例证:

文档评论(0)

wul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