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doc
介质不同,传热系数各不相同我们公司的经验是:1、汽水换热:过热部分为800~1000W/m2.饱和部分是按照公式K=2093+786V(V是管内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水水换热为:K=767(1+V1+V2)(V1是管内流速,V2水壳程流速)含污垢系数0.0003实际运行还少有保守。有余量约10%冷流体? ? ? ? 热流体? ? ? ?? ???总传热系数K,W/(m2.)水? ? ? ? 水? ? ? ?? ?? ?850~1700水? ? ? ? 气体? ? ? ?? ?? ?17~280水? ? ? ? 有机溶剂? ? ? ?? ?? ?280~850水? ? ? ? 轻油? ? ? ?? ?? ?340~910水? ? ? ? 重油? ? ? ?? ?? ? 60~280有机溶剂? ? ? ? 有机溶剂? ? ? ?? ?? ? 115~340水? ? ? ? 水蒸气冷凝? ? ? ?? ?? ? 1420~4250气体? ? ? ? 水蒸气冷凝? ? ? ?? ?? ? 30~300水? ? ? ? 低沸点烃类冷凝? ?455~1140水沸腾? ? ? ? 水蒸气冷凝? ? ? ?? ?? ? 2000~4250轻油沸腾? ? ? ? 水蒸气冷凝? ? ? ?? ?? ? 455~1020不同的流速、粘度和成垢物质会有不同的传热系。K值通常在800~2200W/2·℃范围内。列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不宜选太高800-1000 W/m2·℃。
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水—水)通常在1000~2000W/m2·℃范围内。00~5000W/m2·℃范围内。
6. 折流挡板
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速度,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第五节的图4-26已示出各种挡板的形式。最常用的为圆缺形挡板,切去的弓形高度约为外壳内径的10~40%,一般取20~25%,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传热。
两相邻挡板的距离(板间距)h为外壳内径D的(0.2~1)倍。系列标准中采用的h值为:固定管板式的有150、300和600mm三种;浮头式的有150、200、300、480和600mm五种。板间距过小,不便于制造和检修,阻力也较大。板间距过大,流体就难于垂直地流过管束,使对流传热系数下降。
挡板切去的弓形高度及板间距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如图3-42所示。
7. 外壳直径的确定
换热器壳体的内径应等于或稍大于(对浮头式换热器而言)管板的直径。根据计算出的实际管数、管径、管中心距及管子的排列方法等,可用作图法确定壳体的内径。但是,当管数较多又要反复计算时,作图法太麻烦费时,一般在初步设计时,可先分别选定两流体的流速,然后计算所需的管程和壳程的流通截面积,于系列标准中查出外壳的直径。待全部设计完成后,仍应用作图法画出管子排列图。为了使管子排列均匀,防止流体走短路,可以适当增减一些管子。
另外,初步设计中也可用下式计算壳体的内径,即: (4-122)
式中 D――――壳体内径, m;
t――――管中心距, m;
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b′―――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管的中心至壳体内壁的距离, 一般取b′=(1~1.5)do。
nc值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 (4-123)
管子按正方形排列时: (4-124)
式中n为换热器的总管数。
按计算得到的壳径应圆整到标准尺寸,见表4-15。
8.主要构件
封头 封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用于直径小的壳体(一般小于400mm),圆形用于大直径 的壳体。
缓冲挡板 为防止壳程流体进入换热器时对管束的冲击,可在进料管口装设缓冲挡板。
导流筒 壳程流体的进、出口和管板间必存在有一段流体不能流动的空间(死角),为了提 高传热效果,常在管束外增设导流筒,使流体进、出壳程时必然经过这个空间。
放气孔、排液孔 换热器的壳体上常安有放气孔和排液孔,以排除不凝性气体和冷凝液等。
接管尺寸 换热器中流体进、出口的接管直径按下式计算,即:
式中Vs--流体的体积流量, /s;
u --接管中流体的流速, m/s。
流速u的经验值为:
对液体 u=1.5~2 m/s
对蒸汽 u=20~50 m/s
对气体 u=(15~20)p/ρ (p为压强,单位为atm ;ρ为气体密度,单位为kg/ )
9. 材料选用
列管换热器的材料应根据操作压强、温度及流体的腐蚀性等来选用。在高温下一般材料的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要下降。同时具有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