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年代戏剧.ppt
第七讲 戏 剧 中国的早期话剧,通称为文明戏、文明新戏,也称新剧。据徐半梅说,“文明戏”最初是由妇女观众命名的,“她们以为,没有吹打的结婚称文明结婚,那么,没有吹打的戏剧就该称文明戏”。(《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124页)。 洪深认为可能因为话剧“是从欧美日本等文明国家介绍来的”才称为文明戏,不管怎样,“‘文明’两个字,总是恭维的意思”。(洪深:《从中国的新戏说到话剧》)。五四以后,更多的是使用“新剧”一词,有时也称“爱美剧”或“话剧”。一直到1928年,话剧(drama)才正式命名为“话剧”。 中国最早出现的话剧运动是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演出的《官场丑史》。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是1907(1906年12月)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的春柳社。 中国戏剧经过了文明新戏——爱美剧——左翼戏剧——国防戏剧——国统区、解放区历史剧——新歌剧——先锋戏剧等发展阶段。 左翼戏剧时期也称为“新兴戏剧运动”时期,提出了戏剧大众化和无产阶级戏剧口号。1930年8月“左翼剧团联盟”成立。1931年初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左翼戏剧运动理论探索的成绩总的来说大于创作的成绩。 二.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 “新剧”的建设 (一)中国的传统戏剧 1、题材主题:多为才子佳人,忠君报国,善恶相报思想。(封建文化的外包装) 2、结构方式:多大团圆结局,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属于忍耐型悲剧。(西方的悲剧多属崇高型悲剧) 3、表现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功。重在悦人耳目,以委婉曲折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取胜。再现性方式,“一两步万水千山,三四人千军万马”。 4、舞台角色:生、旦、净、末、丑 5、弊端:艺术形式上的凝固,包含了大量的封建思想余毒。被批评为“理想既无,文章又及其恶劣不通”。“戏子打脸之离奇,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动人情感”的陈腐艺术。(钱玄同) (二)新剧建设 1、时代的需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需要,文学艺术整体现代化的推动。 2、西方戏剧的译介:《新青年》第五卷第六号的易卜生专号 1917—1924年全国26种报刊,4家出版社共发表、出版了翻译剧本170余种,涉及到17个国家70多位剧作家 。如莎士比亚、易卜生、肖伯纳、泰戈尔、王尔德、契可夫、安特莱夫、托尔斯泰、席勒、莫里哀等。 3、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出现: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和剧本《终生大事》;陈大悲的《是人吗》,欧阳予倩的《泼妇》,熊佛西的《我到哪里去》等。 把戏剧作为改良人生的工具,提倡写实主义的戏剧。 4、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古代文学边沿的戏剧逐渐向文学的中心位移。新戏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明显体现出教化的工具性功能,长于观赏的愉悦,短于理性思考的消遣性艺术。传统的戏剧主要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而存在。 三、“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 (一)在移植模范西方戏剧中失败引发的戏剧本土化思考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 “上海民众戏剧社”(茅盾、陈大悲等、创刊了《戏剧》月刊)和“戏剧协社”(应云卫、欧阳予倩等)的实践。倡导写实主义的戏剧观念,强调戏剧反映时代,担负社会启蒙的教育任务,形成了社会问题剧的热潮。 (二)“爱美剧”提出“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 学生业余演剧活动的兴起,反对戏剧商业化。 (三)小剧场运动 1、理论:宋春舫1919年的《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2、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3、演出实绩:《少奶奶的扇子》是中国第一次严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有立体布景,有道具,有导演,有舞台监督的一出戏。 (四)趣味主义戏剧思潮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失败,引发了对戏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思考,宋春舫提出了“戏剧是艺术的而非主义的”的主张,熊佛西也宣称“任何派别的剧本,只要其中蕴蓄着无穷的趣味,即是上品”。这种探索是有价值的,但又导致了过分对趣味的追求,戏剧的艺术性不足,反而成了闹剧。 四、“国剧运动” 1925年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徐志摩的支持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剧刊”专刊,倡导“国剧运动”,基本宗旨是反对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反对用戏剧来传播思想,表现人生,鼓吹所谓抽象的“纯形的艺术”,进而推崇中国的“国粹”——旧戏,从纯审美的角度玩味旧戏外在的形式美因素,试图创造一种所谓在“写意的”和“写实的”两峰之间架起一坐桥梁的“新的戏剧”。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以及后来中国战争的长期存在,戏剧是“纯为娱乐的”的见解,不被现实所容忍,宣告了倡导的不合时宜的失败。 五、郭沫若、田汉、丁西林的创作 (一)郭沫若的戏剧创作: 《湘累》、《三个叛逆的女性》,充溢着强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服务设备维护及调试方案.doc VIP
- 海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聚-3,4-乙烯二氧噻(PEDOT)精品 47.7 吨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docx VIP
- 2025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pdf VIP
- 急救技能—心肺复苏(2024版).pptx VIP
- T_ZNZ 094—2024(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技术规范).pdf VIP
- 数学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创新作业设计模板.docx VIP
- 甲状腺危象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2021年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词 .pdf VIP
- 化工总控工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