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自制密度计》的几点看法.doc
对《自制密度计》的几点看法
如东新店镇初级中学 缪跃林
苏科版物理教材八下最后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简易密度计。教材中是按照原理,实验(即制作密度计、标度、检验刻度误差、测量常用液体密度,及思考如何增大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展开。
实践活动教学是运用一定的物理知识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出发,选取自身喜欢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而非传统教学竭力维护的终端行结果,虽可能结果导致失败但学生依然有不小的收获。在实际上这一堂课之前,我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到要做好一个能测普通液体的密度计,其实有些过程还比较复杂。下面我以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制作过程的心得。
1.关于密度计下端的密封。按教材的说法是用石蜡密封饮料管,该做法在实际中可行,但是对于直径稍大饮料管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长时间浸在水里面可能有水渗漏进去,从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另外由于石蜡和饮料管都比较光滑,导致它们摩擦力较小。而学生在往密度计里加配重物时,有可能向下的冲击力使得堵住的蜡块掉下来而影响实验。我在试验中是这样密封的,用饮料管的一端靠近火焰(打火机或酒精灯),观察其有一点点熔化变形就用手或者钳子迅速一夹,使其管子粘起来,然后用嘴在另一端吹气,如果吹不动就说明密封性很好。往里面仍东西也不会破裂。
2.关于配重物。教材中使用的是铁丝或者是铜丝。我在实验中发现使用铜丝的效果略优于铁丝,因为在质量(重力)一定时,由于铜的密度大于铁,而导致铜的体积更小,
重心更向下,有利于在液体中直立漂浮。铜丝的取得比较简单,找一段较粗的导线去掉外面的绝缘层,然后剪成一小段就可以了,而且铜的质地比铁软,更容易操作。如果你使用的比较大的饮料管,也可以用小钢球作为配重。我在实验时也尝试使用过沙子,它的优点是可以调节多少使饮料管直立漂浮,但由于沙子密度较铁、铜小,这就导致密度计很长,如果放在某些密度大的液体中可能不能直立漂浮,或不能迅速直立漂浮。本人
在实际实验时认为,将自作好的密度计首先调配重物时,最好不要放在清水里,应首先放到盐水里,因为有时制好的密度计在清水中能直立漂浮,放在盐水里可能会变成如图的样子,而不能直立漂浮。
3.关于整体长度。按教材要求制作好的密度计要测密度为0.8—1.2g/cm3范围内的液体。还有要测可乐、食用油、酱油的密度。如果密度计太长固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较长,有利于读数。实验室里有一种带有刻度的很深的透明盛液筒,内径约为10cm、容器深约为30cm,它的容积约为2300多ml。这么大的容器装满这些液体后质量还真不少,但是学生测量了这些液体之后,这些液体只能倒掉造成浪费。另外学生在调试密度计时,如果配重物过重,可能会一下子沉到里面,取出也很困难。我认为密度计的整体长度9—10cm为宜,实验室里用高度约为9—10cm、内径约为7cm的烧杯,实验时应该使其浸入水中深度H约6cm为宜。这样一杯液体总体积约为350ml。对实验的浪费程度不高。
4.关于对密度计的标度。我试过多种方法,用水笔容易被液体冲洗掉、用小刀刻画但印记不清晰、用2B铅笔较好,但对确定其他液体密度的位置标度就不太好写。于是我模仿市场上的密度计,用小纸条来进行标度。首先选取一张长约7cm、宽约0.7cm左右的不容易被水融化的轻质薄纸片,在上面中间的位置横着画一条红线,标上1.0的字样,然后卷起来,让红线朝外,塞进密度计内。将密度计放入水中,上下调整纸条,使纸条上的红线对准水面以确定H的位置,用铅笔标出水面的位置。取出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在水中浸入的深度H。用公式
液体密度
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算出表格中液体密度对应的浸入深度h,填入下表。
然后在从密度计里取出纸条,将红线对准密度计水面的刻度线在纸条上标出每一个深度所对应的密度。然后将纸条再次卷好塞进密度计里面,调整纸条的高度,使红线对准密度计浸在水面处的位置,即铅笔所标的位置。这样用自己制作好的密度计就可以进行测量液体密度了。
5.关于教材中思考如何增大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以便测量结果更精确。我认为根据公式
可知增大密度计浸在水中的深度H即可,要增大H可采取增大配重物的方法。有许多资料上说换用比较细的材料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但更具本人的实践,好像这个是有条件的,即在密度计自身重力一定时,即F浮=G=ρ液gsH,当s减小时,才可以增大H,才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6.关于这堂课的实际教学。我认为首先由教师自己将一个下端封闭的半成品密度计拿给学生进行标度,有利于课堂顺利进行。然后再给原材料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自作密度计。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失败了,也会把思考的方法带回家进行探索。
物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很有趣的,但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1CS03-3: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三).docx VIP
- 2025届高考物理考点一轮复习: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解析版).pdf VIP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七单元.docx VIP
- 快递业务操作规范与流程.pdf VIP
- 用在线乳化技术实现柴油机低温燃烧的研究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online emulsification technology in realizing diesel low- temperature combustion.pdf VIP
- 课桌椅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docx VIP
- 快递服务行业业务查询处理规范.doc VIP
- PDCA循环工作方法培训.pptx VIP
- 快递业务操作规范及投诉处理.doc VIP
- 充电桩采购安装项目售后服务承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