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艾青和40年代诗歌.ppt
第十三讲艾青和40年代诗歌 本讲要点 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一、 艾青的历史地位 (一)艾青生平及创作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早年诗歌 在法国,艾青开始写诗,但他早年重要诗歌大多写成于上海狱中。 1936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收诗歌9首,感情深沉,风格新颖。 被称作“吹芦笛的诗人”。 2、抗战时期的诗歌 遍及半个中国的行踪,使他扩大了现实的视野,更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同时促成了创作激情的高涨。《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是作者本人、也是我国抗战前期诗歌创作最丰硕的收获。 (二)艾青的历史地位 ——中国诗坛泰斗 1、艾青诗歌创作构成了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集大成者。 郭沫若白话浪漫的自由体; 新月诗人讲究格律、注重形式的严谨; 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的诗歌艺术; 现实主义的特点。 他的诗歌外在自由而内在严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开创了“散体化”诗歌的新形式。 2、艾青的诗歌突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既关注本民族前途和命运,又把眼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既充分吸收世界诗歌多种素养,又扎根民族的土壤。 二、独特意象与主题 “土地”、“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 “土地”女性和母亲的符号 两者结合构成人类社会 “太阳”男性与父亲的代码 (一)“呈给大地”的诗 1、《我爱这土地》——对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创作于1938年抗战初期。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 前加 “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修饰, “风”前加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 修饰: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挽救祖国土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形象。 “黎明”: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 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2、《大堰河——我的保姆》——对劳动者最深沉的爱 (1)《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思想主题 创作于1933年。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 (2)大堰河形象及其意义 “大堰河”是一个贫苦的农妇。诗人赞美了她勤劳善良的崇高品质和灵魂,和她坚毅顽强的生活意志和纯朴善良的个性特征。 大堰河的形象是千千万万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也是养育人类的母亲。 意义:诗人通过大堰河和她一家的悲惨命运,深切感受到广大农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他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愤怒的诅咒旧世界的同时,勇敢的宣告和自己的阶级决裂,唱出了一曲叛逆之歌,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在“土地”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最深沉的爱及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 (二)“向着太阳”的诗 《黎明的通知》——对光明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1942年,诗人运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借助“黎明”这个意象,抒发了对“光明”的赞歌。 (1)黎明把通知发给了诗人,借诗人的嘴一切的不幸者以及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传递黎明即将来到的消息。 (2)黎明将告诉世界与人类:光明即将来到,将唤醒“生机与活力”,将带来清新的空气,将带来幸福、安宁、祥和。 在“太阳”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光明和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热烈追求。 “爱国主义”和“追求理想”这两大主题的完美融合,既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交汇,也意味着民族感情与现代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三、忧郁的诗绪 “忧郁”是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 “艾青式的忧郁”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影响与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混合”。 1、早年独特的生活经历(自我压抑感) (1)丧失父母之爱 (2)对大叶荷的愧疚 (3)异国的孤寂 2、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民族忧患感(民族忧患感) (1)寄养生活使之对农民的苦难艰辛,忧伤痛苦深刻理解 (2)辗转于“北方”目睹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 (3)在“全民抗战”的热闹场面中看见阴影危机 3、吸取西方文化艺术养分(生命悲凉感) 受西方象征派,印象派影响。 作者曾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诗论·服役》 诗人说:“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扰来……伫望暴风雨来卷带了这一切,扫荡这整个世界吧!”——《诗论·服役》 艾青的忧郁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