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矿业有限公司
中段斜坡道施工组织计划
200*年*月*日·编制
1、工程概况
1.1矿区概况
1.1.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矿为一中型矿山企业,矿区位于四川省*县城93.5°方向,直距约29 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2°52′,北纬26°38′,面积约0.8km2。矿区至矿部所在地的铅锌镇有矿山公路相通,运距8km,成昆铁路从矿区以西的攀枝花市通过。矿区至攀枝花市公路里程231km,至成昆铁路永郎站公路里程212km,经宁南、普格至西昌,公路里程214 km,经会东、会理至西昌,公路里程310km;攀枝花市、西昌市均有航空机场,交通较为方便。
1.1.2矿区气候
矿区地处螺髻山南东侧。山脉呈南北向展布,海拔高程一般1700~~km,汇水面积760km2。河流在矿区段的河床标高1650 ~1700m,河床最低标高为矿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本区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气温垂直分带性明显。极端最低气温-5.9℃,最高气温35.6℃,年平均气温16.17℃。区内日照充沛,年日照达2312小时。无霜期长达280天,冬季有季节性积雪和冰冻。年最大降水量1385㎜,一般年降水量1063㎜左右,但分配极不均匀,每年6~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0%以上。
区内风向以南西向风为主,南东向和北东向次之,风力一般3~5级,最大可达8级,平均风速1.9m/s,最大可达3.1 m/s。
矿区地处川滇地震亚区中的冕宁~~ km。该地区呈多次发生地震,这些强烈地震都波及到矿区,使矿区处在受地震活动较为频繁的境况,矿山建设须采取相应防震措施。
1.1.3矿区生活及辅助设施
本矿为一生产多年的矿山,地表工业、福利设施较为齐全,为斜坡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后勤上的保障。
1.2工程设计概况
1884中段主斜坡道工程为矿山明年扩建,达到持续稳定的高产形势,深部采用充填法采矿的一单项工程,设计主斜坡道全长564m,其他工程192米,共计756米。上部出口与1944中段西侧9线穿脉相通,主斜坡道上口标高1944m,坐标为X =47059.1742m、Y =86063.6112m;下部开口标高为 1887.14m,坐标为X =7189.84m、Y =86023.37m;沿主斜坡道分别与1896m分段、1908m分段、1920m分段相连。主斜坡道坡度为16%,即9°。沿斜坡道每个分段设错车道,坡度3%,用于生产期间运输会车。斜坡道掘进断面为f0=1/3B0三心拱,掘进宽度3200mm, 墙高1766.7mm,拱高1133.3mm,掘进断面面积8.55㎡;支护净断面宽度2800mm、墙高1766.7mm,拱高933.3mm,净断面面积7.11㎡。支护形式根据围岩情况分别确定为素喷70mm、砌砼250mm或400mm,错车道净宽5.4m、掘进断面 m2。斜坡道主要用于小型动力车辆运输充填材料。
按设计确定,斜坡道开口和出口部分采用砌砼400mm支护,所有错车道均采用砌砼300mm支护处理,其余地段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是否支护,支护时采用喷砼或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70mm。在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地质地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处理,具体支护方案由设计单位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上述数据最终以设计院设计数据为准。
1.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为灯影组白云岩,斜坡道的施工就在南侧含水量最大的白云岩Zbd5中施工,含水层涌水量25~30L/s,占中段矿坑总涌水量的70%左右。2004、1944和1884m三个主要中段揭示的含水层特征与变化情况见表9。
表9 矿床勘探中段含水层特征表
中段标高(m) 含 水 层 特 征 含水性变化情况 2004 中段含水层为Zbd4和Zbd8,岩石开性裂隙率0.11~1.45%,节理裂隙密度2~6条/m,溶孔率0.125%。出水点主要位于中段西南侧,流量0.08~15.0L/s,其中Zbd5和Zbd6单位长度流量0.036~0.065L/s.m,Zbd7为0.016L/s.m,Zbd4和Zbd8较微,含水层总涌水量45.45~50.23L/s,占中段总涌水量的85%以上。 中段开拓前的含水层原始水位标高2067.5m。
1979年1944m中段开拓后本中段被疏干,水位降至1963.94m以下。 1944 中段含水层为Zbd4和Zbd7,岩石开性裂隙率0.17~7.69%,裂隙密度2~20条/m,溶孔率0.055~0.22%,出水点大部位于3~19号勘探线的南部,在中段东西两端和北部稀少,流量0.01~21.17L/s,Zbd5中单位长度流量0.094L/s.m,其余0.01~0.02L/s.m,以Zbd5为主要含水层。水质类型HCO3~Ca~Mg,PH值7.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