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祭妹文》.ppt
* 祭妹文 清·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生平简介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一生以率情以行、风格特异而闻名。曾自谓“孔郑门前不掉头,程朱席上懒勾留”。他好咏,好色,好钱,好游,好友,好花鸟泉石,不愿“为大官作奴”。在江宁(今南京)任上建得随园后,思想“使吾官于此,即一月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因而辞去官职,“竟以一官易此园”。 袁枚自成一家,与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 倡导“性灵说” ※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 ※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 文学思想 ※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 ※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本文是袁枚哀悼胞妹袁机的一篇祭文。现代人用开追悼会的形式悼念死者,并用悼词来概述死者生前的事迹以及对死者的怀念。在古代则用祭祀形式悼念死者,并在祭祀时朗读祭文。祭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有文体。祭文以主持祭祀人的身份和口吻写的,它的内容包括概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作者和死者的关系、交往以及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思想感情等等。本文抒写对亡妹的悼念,着重写兄妹之间的亲密关系,情真意切,语出肺腑,读来哀惋真切。 解题 本文是袁枚的著名散文作品。 吴兴、王文濡《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这三篇散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祭妹文》又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绝调”。 袁机(1720~1759)为世称“袁家三妹”之一,是18世纪文坛领袖之一袁枚(1716~1797)的三妹,另外两妹是四妹袁杼、堂妹袁棠(1734~1771),三人都是才女,“而皆多坎坷,少福泽”(《随园诗话》卷十),袁机尤其不幸。 本文除开头结尾外,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织材料的。作者以兄妹间的亲密关系作为贯串全部内容的线索,写出死者一生的经历,显示死者的品德,抒写了对死者的深情悼念。 先总写其妹素文死后还不能回归故里,竟葬在离家七百里的异地,一开头就充满无限哀伤之情。结束时,直抒悲痛之情,“哭汝”二字总括全文,“奠汝”二字与前文交代话中的“奠以文”相应。用“呜呼”领起,结束时连说“呜呼哀哉”呼应开头一段的悲叹,一往情深,使悲痛的气氛回荡不息,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一)、开头总起说了些什么? 结尾时与开头怎样呼应? 中间记事,按时间先后为顺序来概括死者的一生,可分为四段: (二)、中间记事,以什么为顺序概括死者的一生? 作者把昔日相聚的深情厚谊,和如今永诀的悲凉凄苦交织,形成鲜明对比,加深加浓了悲剧的气氛,文章感情起伏跌宕,布局疏密有致。 (三)、记事选用哪些材料? 这样的材料对表达感情有什么关系? 3、 跟如何才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有关。 但是人的一生,可写之事很多,这就需要有选择。 1、 跟文章体裁有关; 2、 跟作者对死者一生持什么看法有关; 本文是祭文,目的在怀念,那么总不会在文中说死者生前存在什么问题、缺点之类,而是应该着重显示死者的品德。在封建礼教下,一个女子的品德无过于对待父兄、对待婚姻的态度。对待兄长即作者自己,是笃厚的。对待婚姻,遇人不淑,身世可哀,作者归咎于诗书“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识诗书”便成为通贯前后的线索。 所述事情,无不跟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能有效减少热能损失的蓄热池.pdf VIP
- 胡蜂蜇伤诊疗规范培训课件.pptx VIP
-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清单.pdf VIP
- 城镇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docx VIP
- 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pdf VIP
- 农业信息化与智慧农业.pptx VIP
- 2025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第三批社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8-2024年海峡杯数学竞赛真题及答案(三年级).pdf VIP
- 2024-20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Ⅱ(退役生).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