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哈哈与变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哇哈哈与变奏.doc

哇哈哈与“变奏” 一·战略上的“变奏”----多元化 多元化是美国战略专家安索夫在其所著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四大基本经营战略之一,其含义是指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也称为产品线扩张战略。多元化战略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战略,它能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品牌延伸与多元化的关系:通常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伴随着品牌的不断延伸,这时多元化的经营的风险也就常常表现为品牌延伸的风险。品牌延伸对于成功的企业总是充满诱惑:如果企业在某个市场上大获成功,那么将这种成功延伸到另一个市场便是企业所希望的,同时也是企业开拓市场时最廉价的方法。娃哈哈就是在这一诱惑下不断前进和成长的企业:不断延伸,不断拓展。同时,品牌延伸也是非议最大的品牌战略。 (一).娃哈哈的多元化经营与品牌延伸之路   娃哈哈企业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多元化道路就是不断产品扩展和品牌延伸之路。   1. 从营养液到果奶   “娃哈哈”品牌诞生于1989年。宗庆后在当时发展迅速的营养液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儿童市场,遂开发出“给小孩子开胃”为诉求的儿童营养液产品,并起名为“娃哈哈”,同时企业也更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得益于那首“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著名的儿歌以及娃哈哈品牌天然的亲和力,在强力的广告宣传下,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的销量急速增长,1990年销售额便突破亿元,1991年更是增长到四个亿。娃哈哈在两年之内也成功成长为一个有极大影响力的儿童营养液品牌。 1992年,娃哈哈进行了初次品牌延伸。当年娃哈哈集团决定诊断儿童市场投放自己的第二个产品——果奶。虽然当时市场上已存在不少同类产品,但凭借娃哈哈营养液的品牌影响力,再加上前两年建立的销售渠道和规模生产的优势,娃哈哈果奶上市并没遇到什么困难,一度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这次品牌延伸,由于目标市场没有变,但是它毕竟是娃哈哈进行品牌延伸的第一步,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2. 突入纯净水 1995年,当娃哈哈集团决定对品牌进行第二次延伸。这次延伸的跨度比第一次的跨度要大多。娃哈哈这个儿童市场的品牌首次进入到成人饮料市场。尽管当时受到了很多的非议,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次品牌延伸是成功的。   3. 挑战“两乐” 1998年,娃哈哈制定的销售目标是1996年的十倍。市场日渐饱和竞争日趋激烈情况下的纯净水和正从成熟期迈向衰退期的儿童饮品都无法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这时候,娃哈哈在又义无返顾地杀入被“两乐”把持的碳酸饮料市场,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娃哈哈也把品牌延伸到了这一领域,向市场强势推出了“娃哈哈非常可乐”。自98年5月投产,非常可乐异军突起,2001年非常系列碳酸饮料产销量达到59.5万吨,约占全国碳酸饮料12%的份额 (二).娃哈哈品牌延伸的好处 1.拓宽了产品线,化解风险 集中化经营战略的教大风险是企业将所有的鸡蛋放到了同一个行业的篮子里。如果市场变得饱和,或者缺乏吸引力,或者新技术、新产品因快速转移的购买者偏好而过时,那么企业的经营前景会很快的暗淡下来。娃哈哈集团通过品牌延伸走多元化经营的战略使得公司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避免了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风险,有效的降低了因产品过分的集中某一行业所带来的风险。通过产品线的扩展和品牌延伸,娃哈哈旗下已拥有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热灌装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等六大类3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2001年娃哈哈饮料产量250万吨,约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16%,占饮料十强企业总量的38%,完成销售收入62.3亿元,实现利税13亿元、利润9.14亿元,继续名列中国“饮料十强”之首娃哈哈集团宗旨:“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娃哈哈提供的是满足千万家庭日常所需的大众化产品,经营的是“健康、欢乐”的事业三鹿毒奶粉事件再次让食品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产品生产与包装技术不断升级 图 1:波特五力模型 1、现有竞争强度分析 (1)、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 中国饮料行业已经进入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等国际企业,还有娃哈哈、达利园、农夫山泉、红牛等国内企业群雄逐鹿。整个饮料市场正孕育着激烈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瓜分。跨国公司凭借其深厚的品牌资源和雄厚的资金支持以及在国外市场拓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大陆本土饮料企业构成合围之势,使我国本土饮料企业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在这个众多食利者争夺的市场中,不同企业往往以其不同的战略和策略赢得一份市场。 2007-2008年,尽管深受达能并购事件的困扰,宗庆后领导的娃哈哈,用业绩向世人证明他非凡的经营能力:年集团营业额超250亿元(可口可乐在中国仅销180亿元),自1998年以来,娃哈哈已经连续10年在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

文档评论(0)

lyb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