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ppt.ppt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共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思想的? 中共的领导(前提) 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 土地革命 (核心)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 意义: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同学们再见! 谢谢各们老师! 国共十对峙时期,中共遇到哪两次重大挫折?面对这两次重大挫折,中共如何实现新的飞跃的? 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 材料一:《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他们用10个月左右的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至终点。 材料二: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我的长征》栏目后,网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议论,其中就有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炒作”。 思考: 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 * 井冈山 红都瑞金 会宁会师楼 遵义会议旧址 南昌起义纪念碑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课标要求: 了解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有关史实 认识中国共产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 体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曲折。 南昌 井冈山 瑞金 遵义 会宁 革命圣地,红色之旅 南昌起义纪念碑 七绝 南昌起义第一枪, 夺取政权靠武装。 不负八一英血碧, 军旗升起共和扬。 一、南昌起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果反馈,夯实基础 材料一:教材P70历史纵横 材料二:1997年,江泽民同志为纪念南昌起义70周年亲笔题写了“军旗升起的地方”。 结合材料及教材知识回答: 1、中共发动南昌起义的原因? 2、南昌为什么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井冈山 二、井冈星火——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 1、“八七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成果反馈,夯实基础 思考: 为得到农民的支持、巩固红色政权,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打土壕,分田地——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实践中 井冈山斗争 经验 理论提升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在毛泽东领导者下中共从实践和理论上找到新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材料一: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 一种意见是:“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即“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另一种意见是:“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城市中心论”。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并且发展……还须有一个紧要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这就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它,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就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它,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就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根据地也就难以巩固;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地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思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哪种道路更适合当时的中国?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见教学案) 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启示: 革命道路的选择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 ——革命道路的探索 记忆方法:一个“前提”,三“结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红都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成果反馈,夯实基础 三次反“围剿”胜利的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三、瑞金民主政府 阅读P71资料回放,思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 中共领导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府 国共两党政权对峙局面形成 —(红都) 南京国民政府(南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金)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工农民主政府 国共两党政权对峙局面形成 遵义会议旧址 四、长征与遵义会议 成果反馈,夯实基础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 第五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岳麓版选修3《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千古一帝”秦始皇》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先师孔子》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圣雄甘地》课件ppt.ppt
- 2013岳麓版选修4《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ppt.ppt
- 2013课标实验版必修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