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家国天下》 PPT课件.ppt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六单元 家 国 天 下 制作:冷水江七中李巨平 6、《贞观政要 · 求谏》吴兢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和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分析唐太宗贤明的君主形象,思考“贞观之治”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4、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一、相关知识介绍(见“单元提示”与《学海导航》): 1、封建君主专制与谏官制度: 君主专制是指中央政权或地方政权掌握在君主手中,是非民主的政治体制,而中央集权制则是指地方政权直接归属中央,尤其是财政、政治、军事等大权。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皇权至高无上。 与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封建社会还有一套谏官制度,以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諍之臣,《周礼、地官》中有“保氏掌谏王恶”,秦汉时,有散骑、谏议大夫专司谏諍。但唐以前谏官还不是正式职事官。到了唐朝,谏官的名号增多,并分别隶属于中央政府机要部门——中书、门下两省,才成为重要的职事官。唐朝中书、门下两省中谏官形成了集体,已有谏院之称。谏官是历史上君主专制的产物,昏愤之君独断专行,堵塞言路时,必有大臣出而谏评。 2、《贞观政要》 1)“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2)、《贞观政要》 :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二、解题:回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是被讽喻“纳谏”。而“求谏”是唐太宗主动要求大臣们敢于向自己直谏。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重臣们,励精求治,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代盛世“贞观之治”,其治政要略一直为后人所赏鉴。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虚怀纳谏之风是密不可分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 征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今魏征逝, 一鉴亡矣。 ----唐太宗 三、预习准备: 1、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粗通字句。 2、教师范读,强调字音与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力求琅琅上口。 四、课文学习重点与步骤: 1、学生朗读。 2、逐句翻译并分析唐太宗的君主形象。 3、分析总结说理方法。 五、学习第一段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译文]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能够听到谏诤,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 1、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 态度诚恳; 放下架子, 宽厚体谅,打消他 们的畏惧心理; 虚心纳谏,以知得失; 努力营造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译文]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 2、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比喻类比方法:忠臣的谏诤如明镜,可指出君主的过失。 假设论证:假如皇帝自以为是,臣子又不加以匡救,国必危败。 严重后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人胃残余量超声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事故应急处置和案例分析.ppt VIP
- 采购降本推进计划.pdf VIP
- 定制产品合同协议.docx VIP
- 恒大地下车库VI标识标牌标准化方案(超豪华版)恒大地产集团.pdf VIP
- 【教学课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人教).ppt VIP
- 滚动轴承外球面球轴承和偏心套外形尺寸.pdf VIP
- 第一单元第四课《上学路上》教案 湘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doc VIP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doc VIP
- 2024年03月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2024年上半年度招考文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